突夏据横峦,天窗纳虚宇。
树分功德林,身在逍遥所。
始静恰宜听,既远犹堪睹。
天女参维摩,时时下花雨。
【解析】
“突夏据横峦”“香嵓室”等四句写香嵓室的外观。香嵓室,是避暑山庄内一座亭子的名字。突夏据横峦:在炎热的时候占据着横亘的山峦;天窗纳虚宇:如同天窗一样敞开着的空旷的房屋。树分功德林:树木分列着成排的寺庙和佛塔。身在逍遥所:身处在悠闲自在的地方。始静恰宜听,既远犹堪睹:刚开始安静的时候,最适宜倾听;虽然距离遥远,但仍然可以观赏。天女参维摩,时时下花雨:天空中飘洒着仙女,就像维摩诘(即文殊)在降福一样,时而在花中降临。
【答案】
译文:
突夏占据着横亘的山峦,香嵓室像天窗一样的敞开着空旷的房屋;树木分列着成排的寺庙和佛塔,身在闲适自在的地方;刚开始安静的时候,最适宜倾听;虽然距离遥远,但仍然可以观赏;天空中飘洒着仙女,就像维摩诘(即文殊)在降福一样,时而在花中降临。
赏析:
诗题“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十六 香嵓室”,点明写作地点、对象及写作意图。作者在《清诗铎.自序》中说:“予尝以诗人为天地之喉舌,山川之精神,风月之性情,草木之态度。”此诗即是诗人观香嵓室之作,通过描写香嵓室内外景物,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突夏据横峦,天窗纳虚宇。”写香嵓室的外在环境,夏日里,暑气逼人,而香嶞室却凭借横亘的山峦,开放出一片清凉世界。横亘山峦如屏障般地挡去炎炎热浪,香嶞室则像一扇打开的天窗,让清凉的风从窗口吹入室内,使室内的空气清新宜人。“突夏”一词用得生动传神,将香嵓室与炎热的酷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香嵓室的凉爽宜人,令人陶醉。
颔联“树分功德林,身在逍遥所”,进一步描绘香嵓室内部的景观。功德林,是指寺院里的古树,它们枝繁叶茂,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在这里,树木仿佛成了佛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构成了香嵓室的背景,而且给香嶞室增添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逍遥所”,是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地方。这里用“身在逍遥所”来表达香嵓室给人带来的舒适惬意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逍遥”这个词用得十分贴切,它不仅指身体上的轻松愉悦,还包含了精神上的超脱和宁静。
颈联“始静恰宜听,既远犹堪睹。”写香嵓室内外的景色。一开始静悄悄地,非常适合倾听;即使离得很远,仍然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这里用“静”、“宜”、“既”、“犹”等词语来描绘香嵓室周围的环境,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花雨”,是一种美妙的景象,它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这两句诗运用比喻手法,将花雨比喻成仙女降临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天女参维摩,时时下花雨。”进一步描绘香嵓室内外的景色。这里借用佛教故事中的典故,将香嵓室比作维摩诘(即文殊),暗示香嵓室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同时,“天女参维摩”这一说法也表达了诗人对香嵓室美景的喜爱之情。“时时下花雨”则是形容花雨不断降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期待。这里的“下”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表示花雨不停地降落,又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香嵓室内外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词语,将香嵓室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