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志乃虚,宁静视斯朗。
川云供啸咏,天地任俯仰。
隐几极目清,披襟满意爽。
惟其无一物,是故含万象。
【注释】
- 澹泊志:淡泊的志向。
- 虚朗斋:作者自号,取意“虚”和“朗”。
- 川云供啸咏:山间云雾缭绕,可供吟诵歌唱。
- 天地任俯仰:天地宽广,任凭我自由地高歌或低头。
- 披襟满意爽:张开襟怀,感到心情舒畅畅快。
- 惟其无一物:只有“虚”和“朗”这两样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虚朗斋景色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为“朗”“仰”“爽”“爽”,音调悠扬明快,富有音乐感。
诗的前两句写虚朗斋的环境。诗人以淡泊的志趣来面对这个清幽的斋室,宁静的心态去观赏周围的景物,于是眼前展现出一派开阔明朗的景象。这里,“澹泊志”“宁静视”是虚词,用以点出诗人的心境;而“川云”“天地”,则是诗人观照的对象,通过它们与诗人心灵上的交流来表现诗人的精神世界。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虚朗斋的景色。“隐几”“披襟”“清”三词写出诗人在斋中闲居无事、悠闲自在的情景。“披襟”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神态,也渲染了环境的清新、雅致。“满意爽”是说诗人心情舒畅,畅快无比,仿佛一切尘杂都抛置脑后了。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空灵。它所表现的境界,使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名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归南山》);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等等。这些名篇佳作都是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人的精神境界的高远,而这首诗则更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