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是旧书斋,一向此习静。
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
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
义府有馀乐,琴轩致虚净。
玉版顷闲榻,吟几仍晚凭。
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
明窗驹影过,谁识流阴竞。
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首先明确此诗为五言律诗,押韵平仄相间。
“室是旧书斋”句下注释:“书斋”,指读书处所;“旧作”句下注释:“旧作”,指旧诗;“习静”句下注释:“习,习惯;静,静心;‘至训’,指至理”。
“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句下注释:“明道”,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至训”句下注释:“至训,最正确的教导”;“动定静亦定”句下注释:“动、定、静,指动静结合的修养方法”。
“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句下注释:“万几”,“多事;忙碌;繁重事务”,此处指政务;“岂无”,哪能没有;“堪”,值得,可以。
“义府有馀乐,琴轩致虚净”句下注释:“义府”,指官府;“馀乐”,多余的快乐;“琴轩”,指书房;“致”,使;“虚净”,使心灵保持虚静。
“玉版顷闲榻,吟几仍晚凭”句下注释:①玉版,指玉制台座;②顷,片刻;③闲榻,空闲的床榻;④吟几,指书桌旁的矮凳;⑤仍,仍然。
“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句下注释:“会心”,即领会其中的道理;“玩物”,玩赏物品,即欣赏诗文;“斯”,代词,这;“为”,成为。
最后两句:“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意思是:过去我忘记了人与宇宙的界限,现在则观察自然万物的性质。
【答案】
译文:
书斋本是旧读书的地方,一直如此习静;儒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动中求静,动和止都是一样重要的;公务繁忙之际,也正好借此来培养自己的雅兴;书房中的琴声可以使人达到虚静的境地。
书房里的玉座上放着一张躺椅,在躺椅上我依然坐着吟咏;当心中有所悟的时候,就可以领悟其中的奥妙;过分地玩赏物品,就会成为毛病。
从前我忘记了人与宇宙的界限,现在我观察自然界万物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在仕途得意之时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而意境高远,耐人寻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诗格高古,意淡语隽,真可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