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榻坐虚榭,对山开绮疏。
触目与静会,悠然清颢俱。
爽气拂襟袖,澄潭鉴眉须。
本非山中客,而耽山水居。
把卷对古人,安羡以为徒。
注释:
扫榻坐虚榭,指诗人坐在空荡的亭子(榭)中。
对山开绮疏,指诗人面对群山,观赏山中的美景和建筑。
触目与静会,指诗人看到周围的景色,感受到宁静的氛围。
悠然清颢俱,指诗人感到心情舒畅,心境清明。
爽气拂襟袖,指凉爽的空气拂过诗人的衣服和袖子。
澄潭鉴眉须,指清澈的潭水照映出诗人眉毛胡须的倒影。
本非山中客,而耽山水居,指诗人并不是真正的山中人,却喜欢住在山上,享受山水之美。
把卷对古人,安羡以为徒,指诗人拿起书卷,对照古人的作品,以古代的智者为榜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别墅中欣赏山水之美的诗。诗人以“扫榻坐虚榭”开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坐在空荡的亭子里的情景。接着,他以“对山开绮疏”来描绘周围的美景,这里的“绮疏”是指山中的建筑和景物,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中,“触目与静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的场景。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同时,“悠然清颢俱”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两句“爽气拂襟袖,澄潭鉴眉须”,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清新气息和清澈的水潭。这里的“爽气拂襟袖”形容空气清新宜人,让人感到舒适;而“澄潭鉴眉须”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澈的潭水映照出诗人眉毛胡须的倒影,让人感受到水的清澈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智者的追求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