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无物不如来,无物不如本无物。
岂于石上独留迹,得毋此石非真佛。
无物非佛,石岂独非。
亘劫色相,不长苔衣。
君不见古德跏趺背佛殿,自谓能参言语断。
此事瞒人那易瞒,识者嗤为担板汉。
这首诗是一首咏石诗,通过描写石上的如来影像,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下面逐句解读:
- 如来影盘山千相寺石上有如来影像诗以咏之
- 注释:如来的影像在盘山千相寺的石头上显现出来,用诗歌来赞美它。
- 如来无物不如来,无物不如本无物。
- 注释:如来(佛)没有具体的形象,它的本质就是“本无物”,即空性。
- 岂于石上独留迹,得毋此石非真佛。
- 注释:难道只有这块石头上留下了痕迹,就说明这石头不是真正的佛吗?
- 无物非佛,石岂独非。
- 注释:所有的事物都是佛法的体现,石头也不例外。
- 亘劫色相,不长苔衣。
- 注释:经历了亿万年的岁月,石头上的色彩和形态都没有改变,就像苔藓没有生长在上面一样。
- 君不见古德跏趺背佛殿,自谓能参言语断。
- 注释:你没有看到古代的大德们盘腿坐在佛像前修行,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通过语言来理解佛法并解决疑惑。
- 此事瞒人那易瞒,识者嗤为担板汉。
- 注释:这种依靠语言来理解佛法的方式很容易被人欺骗,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才会嗤笑这种行为,就像是那些只会搬运木柴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