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赋鵩鸟,元公咏鸱鸮。
或见形起惑,或闻声厌嚣。
鵩鸮兮何知,飞翔自逍遥。
寤寐以永叹,忧疑谁所招。
古来磊落才,藉物抒牢骚。
有鸟名喜鹊,流音入绮寮。
闻者心生欣,比诸忘肉韶。
时维麦之秋,灵雨盼崇朝。
见彼出林鸠,将谓沃槁苗。
鸠鹊鸮与鵩,无心为祥妖。
锱铢计吉凶,堪怜混漆胶。
耳视而目□,谁欤悟芦交。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鵩鸟赋》以赋的形式描写了鵩鸟,通过赋来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元公则是历史上的一位名人,这里可能是指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苏轼)。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多次咏诵鸱鸮,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担忧。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以下是逐句解释:

遣兴 / 贾生赋鵩鸟,元公咏鸱鸮。

  • 这首诗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忧愁而作,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是他的别称,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鵩鸟赋》以赋的形式描写了鵩鸟,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元公(苏轼),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词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中也多次咏诵鸱鸮,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担忧。

或见形起惑,或闻声厌嚣。

  • 有些人看到鸟儿的形态就会心生迷惑,有些人听到鸟儿的声音就会感到烦躁。这里的“形”和“声”都是比喻,用来形容人们的心情。

鵩鸮兮何知,飞翔自逍遥。

  • 鵩鸮(即鵩鸟)又知道什么呢?它自由自在地飞翔。这里的“逍遥”表示自由自在。

寤寐以永叹,忧疑谁所招。

  • 整夜整日都在叹息,忧虑疑惑是谁招来的。这里的“寤寐”表示日夜,形容时间很长。

古来磊落才,藉物抒牢骚。

  • 自古以来,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借助事物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这里的“磊落”表示才华横溢。

有鸟名喜鹊,流音入绮寮。

  • 有一种鸟叫做喜鹊,它们悦耳的鸣叫声传进华丽的房屋。这里的“绮寮”指的是华丽的房屋。

闻者心生欣,比诸忘肉韶。

  • 听的人会感到愉悦,这比吃美食还要快乐。这里的“欣”表示愉悦,“肉韶”是指美味的食物。

时维麦之秋,灵雨盼崇朝。

  • 这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天降的灵雨期待着清晨的到来。这里的“麦之秋”指的是麦子成熟的时候,“灵雨”表示及时的雨水,“崇朝”表示早晨。

见彼出林鸠,将谓沃槁苗。

  • 我看见那只从树林里飞出来的鸠,以为它正在灌溉干枯的庄稼。这里的“出林鸠”指的是从树林里飞出来的鸠,“沃槁苗”是指灌溉干枯的庄稼。

鸠鹊鸮与鵩,无心为祥妖。

  • 鸠鹊鸮(即喜鹊、乌鸦)和鵩(即鵩鸟)都没有心思成为吉祥的象征。这里的“无心”表示没有心思,“祥妖”是指吉祥的征兆或者吉祥的事物。

锱铢计吉凶,堪怜混漆胶。

  • 用极小的代价去计较吉凶,真是让人感到可怜,就像把混漆和胶水混合起来一样。这里的“锱铢”表示极小的代价,“堪怜”表示可怜,“混漆胶”是两种东西混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极小的代价。

耳视而目□,谁欤悟芦交。

  • 用耳朵看,用眼睛看,谁能觉悟到芦花交错的意境呢?这里的“□”是省略号,表示停顿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贾谊和元公的诗歌创作,以及人们对鸟鸣声的感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担忧。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忧虑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