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非无梦,梦醒梦亦无。
我今觉有梦,试问醒否乎。
未醒而云醒,非智乃自诬。
但恐醒亦幻,忘眠以嗟吁。

【注释】

至人非无梦:至人,指得道的人。至人非无梦,即说得道者不会做噩梦,但梦中的幻境与现实之间并无界限,所以说“非无梦”。

梦醒梦亦无:梦醒了,梦里的一切也消失了。

我今觉有梦:现在我确实感到是在做梦。

试问醒否乎:你问我是否醒来了。

未醒而云醒,非智乃自诬:如果你还没有醒来却说已经醒来,这不是聪明的表现,而是愚蠢的欺骗。

但恐醒亦幻:但我害怕醒来也是一场幻境。

忘眠以嗟吁:忘记了睡眠,感叹不已。

【赏析】

此诗通过梦境这一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生死、是非等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至人非无梦”,得道之人不会有噩梦,因为他们超脱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的困扰,因为他们仍然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即使没有噩梦,他们也会感觉到在梦中和现实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梦醒梦亦无”,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模糊性。当一个人醒来后,他可能会发现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境,但他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感是真实的,但它却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因此,虽然梦境可能只是一种幻觉,但它却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感觉。

诗人并不满足于仅仅表达梦境的这种虚幻性。他还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困境。例如,他提到自己在梦中经历了一些痛苦的事情,但在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些事情。这说明,尽管梦境可能是一种幻觉,但它却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感觉。

诗人还表达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我们是否在梦中,我们都应该珍惜生命并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是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利用它。

这首诗通过梦境这一元素,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它让我们思考如何面对这些困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因为只有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