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重九节,始赏重九花。
几多别离兴,独对碧江霞。
倚篱思陶潜,落帽非孟嘉。
方谓傲霜质,胜彼艳春华。
驱车辞城阙,扬袂挥风沙。
契阔惜寒芳,簪之胆瓶斜。
丰韵凌轻舆,引我逸趣赊。
同云幕远天,一夜飞银砂。
金英忽就萎,无复裳裳荂。
陨黄学桑柘,垂白同蒹葭。
菀枯本如是,何必兴咨嗟。
试看千年松,亦复成枯楂。
【注释】:
- 重九: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
- 赏花:欣赏菊花。
- 碧江:指长江。
- 倚篱:靠着篱笆。
- 陶潜、孟嘉:都是古代的名人。
- 傲霜质:形容菊花不怕严霜的品格。
- 簪之胆瓶斜:指把菊花插在瓶子里斜着摆放。
- 同云幕远天:像天上的帷幕一样高远的天空。
- 银砂:指月光下的霜花。
- 金英:指菊花。
- 陨黄:指菊花凋零。
- 桑柘、蒹葭:都是古人常用来比拟衰老的事物。
- 菀枯:衰败枯萎。
- 成枯楂:指变成枯死的楂树。
【赏析】:
这首七绝以咏菊起兴,借写菊以抒情怀,抒壮志。首联点出时间是重九,表明此时正是欣赏菊花的最好时节,也是诗人开始对菊花产生感情的时候。第二联“几多别离兴”,说明诗人在赏菊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和亲人朋友的离别之情。第三联“独对碧江霞”描绘了赏菊时的环境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四联“倚篱思陶潜,落帽非孟嘉”,通过陶潜、孟嘉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孟嘉等人高尚情操的钦佩之情。第五联“方谓傲霜质,胜彼艳春华”,通过对比赞美了菊花的傲霜品质,认为菊花比春天的花更加美丽。第六联“驱车辞城阙,扬袂挥风沙”,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第七联“契阔惜寒芳,簪之胆瓶斜”,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第八联“丰韵凌轻舆,引我逸趣赊”,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九联“同云幕远天,一夜飞银砂”,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第十联“金英忽就萎,无复裳裳荂”描绘了菊花凋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第十一联“陨黄学桑柘,垂白同蒹葭”,通过对比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和感悟。第十二联“菀枯本如是,何必兴咨嗟”,通过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理解。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