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
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
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
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
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
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
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
护以朱木栏,奚惧狼与豺。
乃知天地化,颇赖人成裁。
荏苒忆韶华,俯仰弄条枚。
只宜铺玉笺,安用命金罍。
花园英莪门外猎场中有芍药二丛虽过花时而柯叶犹森郁可观盖百年外物也土人因名其地曰花园经过吟览因以命题
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
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
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
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
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
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
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
护以朱木栏,奚惧狼与豺。
乃知天地化,颇赖人成裁。
荏苒忆韶华,俯仰弄条枚。
只宜铺玉笺,安用命金罍。
【注释】
繁柯:指芍药的花朵繁复。
泫:晶莹欲滴的样子。
蟠根:盘曲的根部。
京洛:指洛阳,古代著名的花都。
溱洧(zhen wei):指《诗经》中的两条河流,象征爱情的河流。
崔嵬(ni wo):形容草木高大挺拔。
玉手:形容女子的手如玉一般细腻光滑。云锦:比喻芍药花朵的美丽。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借指芍药生长的地方。
野人:指诗人自己。珍重:珍惜、重视。
朱木栏:红色的栏杆。
荏苒(ren rǎn ):时间流逝的样子。韶华:美好的时光。
条枚:指枝条。
玉笺(jian):洁白的纸张。金罍(lei):金色的酒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园中芍药的美丽和珍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
诗的前两句“繁柯泫露华,蟠根托山隈”描绘了芍药茂盛的枝叶和扎根于山石之间的景象,展现了芍药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诗的第三句“我来非花时,尚想临风开”表达了作者虽然不是在花开的季节来到这里,但仍然被芍药的美丽所吸引,想要欣赏它随风摇曳的姿态。
诗的第四句“迥异京洛种,岂作溱洧才”进一步强调了芍药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洛阳、开封等地区的传统品种,有着独特的魅力。
紧接着,诗的第六句“森然二古丛,不知何年栽”描述了芍药丛生的壮观景象,让人不禁好奇它们究竟种植于何时。
接下来的第七句“疑是彼女夷,爱此高崔嵬”则将芍药比作美丽而高贵的女子,让人联想到她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第八句“玉手撷云锦,移之自蓬莱”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芍药的美丽比作云锦,让人感受到它的珍贵和美丽。同时,“移之自蓬莱”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神秘和美丽。
诗的第十句“野人亦珍重,时时膏壤培”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片土地和芍药的珍视之情,他们不仅欣赏这些美丽的植物,还愿意付出努力去保护和培养它们。
整首诗以芍药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芍药的美丽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