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人相契厚,一人梦无一梦有。
梦有者谓梦无云,汝亦曾能梦有否。
梦无笑答梦有言,曾梦汝有归腐朽。
二人各执有无说,欲觅太人为分剖。
陶潜倚篱方陶然,菊花开矣且饮酒。
说梦
昔有二人相契厚,一人梦无一梦有。梦有者谓梦无云,汝亦曾能梦有否?梦无笑答梦有言,曾梦汝有归腐朽。二人各执有无说,欲觅太人为分剖。陶潜倚篱方陶然,菊花开矣且饮酒。
译文:
昔有二人相契厚,一日梦中事,另一日现实言。梦中有人无梦境,你是否能梦见自己?梦中无物笑答之,曾梦你归尘土中。两人争论不休,求智者解纷。陶潜悠然自得倚篱下,菊花盛开酒满杯。
注释:
- 昔有二人:
- “昔”指的是过去,表示时间的流逝。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故事或讨论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某个时刻。
- “二人”指两个主体或角色,可能是朋友、伙伴或是彼此有所了解的人。他们的相遇和交流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 相契厚:
- “契”在这里可能意味着深厚的友谊或默契,表明两人关系亲密。
- “厚”则强调了这种关系的紧密和深厚,可能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或目标。
- 梦有者谓梦无:
- “梦有者”指的是那些经常做梦的人,而“梦无”则是指那些很少或者从不做梦的人。这里的对比可能是在探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 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可能在批评那些过于沉迷于梦境的人,认为他们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 汝亦曾能梦有否:
- 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询问对方是否真的曾经有过梦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好奇,可能暗示着对方对于梦境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
- 这种对话可能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对于梦境的误解和迷信,以及他们对现实的执着追求。
- 曾梦汝有归腐朽:
- “曾梦汝有归腐朽”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态度,可能暗示着某种失落或悲哀的情绪。这里的“归腐朽”可能象征着失去、消逝或衰败。
- 结合前面的语境,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某种遗憾或失望,可能是对于过去的某个人或事物的怀念或回忆。
- 二人各执有无说,欲觅太人为分剖:
- “二人各执有无说”,这句话描述了两个人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互不相让的状态。这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争论或辩论的场景。
- “欲觅太人为分剖”表明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权威的解释或裁决,这可能是为了解决分歧或找到共识。这里的“太人”可能指的是一个权威或中立的第三方。
- 陶潜倚篱方陶然,菊花开矣且饮酒:
- “陶潜”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诗人,以其隐逸的生活和诗作而闻名。他的名字出现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他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或者是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被引用。
- “倚篱”描绘了陶潜独自享受大自然的情景,可能是在描绘他的心境或者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 “菊花开矣”可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可能寓意着陶潜的生活状态或心境转变。
- “且饮酒”则表明陶潜在这个场景中选择了放松和享受,可能是在表达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欣赏。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两个人关于梦境的对话,展示了他们之间的观点和冲突。文章通过对比“梦中之人”和“现实中之言”,探讨了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梦境的认知和态度。同时,通过陶潜的形象,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整体而言,这篇文章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引发了对生活、理想和现实等主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