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辔度回峰,引领瞻岩户。
九松本名山,精蓝亦已古。
钟声响隔云,塔影直当午。
其山无凡木,苍松以千数。
龙鳞未许摩,虬盖差堪睹。
不辨旧与新,遑论宾兮主。
云胡以九称,想似秦时五。
【注释】
九松山:位于江西九江。
信辔度回峰,引领瞻岩户:意思是说,信步登山,沿着山路前行,引领视线去观赏岩石上的洞穴。
九松本名山:指庐山。庐山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九子山、匡庐等。
精蓝亦已古:意即庐山的山色和树木都十分苍翠,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钟声响隔云,塔影直当午:指的是庐山上寺庙中的钟声远远地传遍了山谷,而寺院的塔影则正对着中午的太阳。
其山无凡木,苍松以千数:意思是说,庐山山上没有普通的树木,只有苍劲挺拔的松树成千上万棵。
龙鳞未许摩,虬盖差堪睹:意思是说,那些龙鳞般的松针还不允许人触摸,而虬曲的松树枝干也让人难以接近。
不辨旧与新,遑论宾兮主:意即无法分辨出是旧时还是新栽的松树,更无法谈论谁是谁的主人和客人。
云胡以九称,想似秦时五:意即不知道为何要称此山为“九”,就像秦始皇时期有五个月亮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上苍劲挺拔的松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信辔度回峰,引领瞻岩户。”意思是说,信步登山,沿着山路前行,引领视线去观赏岩石上的洞穴。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情景,展现了庐山的美丽景色。
颔联“九松本名山,精蓝亦已古。”意思是说,庐山原本就有“九子山”的美称,而且山色的青翠和树木的苍老都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这一句赞美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颈联“钟声响隔云,塔影直当午。”意思是说,庐山上寺庙中的钟声远远地传遍了山谷,而寺院的塔影则正对着中午的太阳。这两句描绘了庐山寺塔的壮观景象。
尾联“其山无凡木,苍松以千数。”意思是说,庐山山上没有普通的树木,只有苍劲挺拔的松树成千上万棵。这一句强调了松树在庐山上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两句“龙鳞未许摩,虬盖差堪睹。”意思是说,那些龙鳞般的松针还不允许人触摸,而虬曲的松树枝干也让人难以接近。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庐山上松树的敬畏之情。
尾联“不辨旧与新,遑论宾兮主。”意思是说,无法分辨出是旧时还是新栽的松树,更无法谈论谁是谁的主人和客人。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庐山历史的感慨之情。
尾联“云胡以九称,想似秦时五。”意思是说,不知道为何要称此山为“九”,就像秦始皇时期有五个月亮一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