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玉露,静秋天,别馆初开翰墨筵。
亦有蛩声啼砌下,那无月色到窗前。
山围大野寥萧夕,宇转新晴淡沲烟。
何必御园云水榭,忘怀是处俗尘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首联:“风玉露,静秋天,别馆初开翰墨筵。” 这里的“风玉露”可能是形容天气清冷,如玉石般晶莹剔透;“静秋天”则描绘出一个宁静、凉爽的秋日景象。“别馆初开翰墨筵”意味着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季节里,作者开始在别馆中布置文房四宝,准备写诗作画。
颔联:“亦有蛩声啼砌下,那无月色到窗前。” 这里,“蛩声”指的是蟋蟀的声音,而“月色”则是指月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体验。一方面,蟋蟀的声音让寂静的夜晚显得更加生动;另一方面,月光洒进窗户,照亮了室内,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颈联:“山围大野寥萧夕,宇转新晴淡沲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山峦环绕着广阔的田野,在夕阳西下时分显得格外壮观;天空中的云彩被阳光染成了淡黄色,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
尾联:“何必御园云水榭,忘怀是处俗尘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脱俗。他并不追求那些繁华的皇家园林,而是选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忘却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美景,同时也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内涵。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