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方掩映,星宇渐徘徊。
轩墀有馀清,衣衫绝点埃。
㣶倚眄碧天,爱此宵光佳。
飞萤曳疏星,喧蚊殷其雷。
阶莎既宜步,庭萱亦可捼。
动股彼斯螽,奏响墙之隈。
是时夏方半,而知秋信来。
逝波无须喻,履霜良可怀。
【注释】
松梢:指松树的枝叶。掩映:遮蔽、遮挡。星宇:指天空和星辰。轩墀(chí chí):指廊檐。余清,犹言清余。衣衫绝点埃:衣服上没有沾到尘埃。㣶(wěi)倚眄碧天:倚着栏杆凝望着碧蓝的天空。爱(ài):喜爱。飞萤曳疏星:萤火虫拖着稀疏的星光。喧蚊殷其雷:成群的蚊子发出嗡嗡声。殷,形容声音大。捼(yǎn):拍打。动股彼斯螽(zhōng):螽斯振翅欲飞的样子。奏响墙之隈(wēi):蟋蟀在墙角鸣叫。是时夏方半,而知秋信来: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但已经预感到秋天的气息。逝波无须喻:消逝的波浪无需比喻解释。履霜良可怀:踩在薄冰上,可以有所思虑、有所警惕。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全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写人、月、星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由夏转秋的微妙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首联描写诗人站在楼台上观赏月光下的景象。“松梢方掩映,星宇渐徘徊”,诗人仰望星空,看到星星点点闪烁,似乎在轻轻地摇晃着,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描述了诗人在楼台之上,看到周围的环境十分清幽,连衣服上也沾不到一点灰尘。这里的“有余”一词,既表达了环境的清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㣶倚眄碧天,爱此宵光佳”,诗人倚着栏杆,凝视着美丽的蓝天,欣赏着月亮的美丽。这里的“爱此宵光佳”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尾联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飞萤曳疏星,喧蚊殷其雷”,诗人注意到了夜晚的另一种美丽景象——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成群的蚊子发出嗡嗡声,这些声音虽然吵闹,但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