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娥快剪剪薄纨,琼华一夜缬万峦。
临风玉树枝簇攒,大地变作银界观。
冻峡千尺白龙蟠,溅壁大小皆珠丸。
㟏岈巀嶪那可攀,剩有羊肠路屈盘。
谁欤马背凌兢寒,羸仆皲瘃尤堪怜。
溪桥滑刺手足挛,冷风吹揭垫角冠。
名利子也何足叹,谷回路转茅屋连。
茅屋有客疑袁安,披卷笑傲忘朝餐。
严威栗烈不可干,河阳此法摹范宽,当前劳逸凭君看。

【注释】

  1. 题:书写、题写。
  2. 郭河阳:即郭河南,位于洛阳附近。《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三年,公元二六年)秋九月丁卯,幸河阳。”
  3. 雪山行旅图:即《雪山行旅图》。
  4. 天娥:即嫦娥,传说月中有仙女。
  5. 琼华:即瑶宫。
  6. 缬(wéi):染色。
  7. 玉树:指松树。簇攒:密集。
  8. 银界观:银白色的山峦。
  9. 冻峡:冰封的峡谷。白龙蟠:形容雪景。
  10. 㟏岈巀(yǎnxiá)巀:形容山峰高峭。嶪:高大。
  11. 羊肠路:曲折险峻的山路。
  12. 羸仆(léi pú):瘦弱的仆人。瘃(tì):皮肤皲裂。
  13. 披卷笑傲:打开书卷,笑傲风尘。
  14. 袁安:东汉人,字邵,南阳湖阳(今河南邓州)人,东汉末年名士。
  15. 披卷笑傲忘朝餐:意谓读书至深夜,忘了吃饭,比喻勤奋读书。
  16. 严威:严厉的威严。栗烈:严寒。不可干:不能触犯。
  17. 河阳此法:指范宽的画法。摹(mó)范宽:仿照范宽的笔法。
  18. 当前劳逸:眼前是辛苦还是安逸。凭君看:请君判断。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画作中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天娥快剪剪薄纨”,诗人用神话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嫦娥的形象与薄纨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天娥”指的是嫦娥,她是一位美丽而神秘的仙女,而“快剪”则形象地描绘了她轻灵飘逸的姿态。接下来,“琼华一夜缬万峦”一句,诗人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将月光照耀下的山水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这里的“琼华”指的是仙境一般的美丽景象,而“缬万峦”则意味着月光下群山连绵起伏,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第二句“临风玉树枝簇攒”,诗人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在风吹过的地方,树木摇曳生姿,如同一群玉树临风般婀娜多姿。这里的“玉树枝簇攒”形象地描绘了树木茂盛的景象,而“临风”则暗示了风的轻柔和自然的力量。
    第三句“大地变作银界观”,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银白色的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是一片银色的世界。这里的“银界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冻峡千尺白龙蟠”,诗人又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壮观的画面。冰封的峡谷中,一条巨大的白龙盘踞其间,给人一种凛冽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冻峡”和“白龙蟠”都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和壮观的自然景色。
    第五句“溅壁大小皆珠丸”,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晶莹剔透的景象。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犹如珍珠一般璀璨夺目。这里的“珠丸”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美丽和力量。
    第六句“㟏岈巀嶪那可攀”,诗人用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高峭和难以攀登的特点。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是一座座巍峨的巨塔,让人无法触及。这里的“㟏岈巀嶪”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高峻和陡峭。
    第七句“剩有羊肠路屈盘”,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山路的曲折和艰难。虽然只有一条羊肠小路,却需要经过多次曲折才能到达目的地。这里的“羊肠路”和“屈盘”都强调了山路的崎岖和不易行走的特点。
    第八句“谁欤马背凌兢寒”,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在马背上行走的人冒着严寒前行,显得格外艰辛和疲惫。这里的“凌兢寒”形象地表达了环境的恶劣和人物的艰辛。
    第九句“羸仆皲瘃尤堪怜”,诗人再次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仆人的辛苦和劳累。他们因为劳累而变得皮肤粗糙甚至皲裂,更让人感到同情和怜悯。这里的“羸仆皲瘃”形象地表达了仆人的辛苦和劳累的程度。
    第十句“溪桥滑刺手足挛”,诗人描绘了一座湿滑的溪桥,让人感到行走时的不便和危险。脚下的木板因为潮湿而变得滑腻刺手,让人感到十分不适。这里的“滑刺”形象地表达了桥梁的湿滑程度。
    第十一句“冷风吹揭垫角冠”,诗人描绘了冷风中人们头戴的帽子因受寒而变形的情景。冷风吹动着人们的帽角,使得帽子变形甚至脱落。这里的“揭垫角冠”形象地表达了天气的寒冷以及人们对保暖措施的需求。
    第十二句“名利子也何足叹,谷回路转茅屋连”,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名利的看法和态度。虽然追求名利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但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内心的宁静和简朴的生活。这里的“名利子也何足叹”表达了对于名利的看法和态度。
    第十三句“茅屋有客疑袁安,披卷笑傲忘朝餐”,诗人描绘了一位居住在茅屋中的客人,他身着朴素的衣服,手持书籍,悠然自得地阅读着。他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淡泊了许多,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这里的“袁安”指的是东汉名士袁安,他曾经隐居在山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第十四句“披卷笑傲忘朝餐”,诗人描绘了这位客人在阅读时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的世界里。他的心志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更加关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这里的“笑傲”和“忘朝餐”都表达了客人对于名利的淡然和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
    第十五句“严威栗烈不可干”,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严格要求的态度和看法。面对严峻的环境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行为?这里的“严威栗烈不可干”形象地表达了对于严格要求的敬畏和认真对待的态度。
    第十六句“河阳此法摹范宽,当前劳逸凭君看”,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绘画技巧的看法和态度。画家如何将自然的美景捕捉并表现出来?这里的“河阳此法摹范宽”形象地表达了画家对于范宽绘画技法的借鉴和学习,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于技艺的追求和创新。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读者的期待和鼓励。希望读者能够欣赏这幅画作,并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真谛。同时,诗人也希望读者能够在艺术的世界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追求更高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