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士林重气节,岳岳丹衷多热血。
跋扈将军势正雄,御史埋轮轮轴折。
狐狸不问问豺狼,棱棱正气如干将。
广陵剧贼知感泣,千秋佳话传馀芳。
吁嗟尧草知指佞,从古形端斯表正。
披图恍如见此人,监史常临倍勤政。
诗句释义与解析
- “埋轮图”:这是一个描述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情况。在这里,“埋轮”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或者人物,而“图”则可能是指对这个事件或人物的描述或记载。
- “东汉士林重气节”:这句诗描述了东汉时期士人阶层重视气节的特点。东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英雄气概和崇高理想的时代,士人阶层以其清高、正直的品质著称。在这个时代,许多杰出的士人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坚守气节,不为权贵所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岳岳丹衷多热血”:这句诗表达了士人阶层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这里的“岳岳”形容士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丹衷”则是指士人的内心充满了热情和忠诚。他们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用热血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历史篇章。
- “跋扈将军势正雄”: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威武不屈、志向远大的将军形象。他的势力强大,性格豪迈,不屈于任何压力和束缚。这种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也是士人阶层所追求的理想品质。
- “御史埋轮轮轴折”:这句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来展示了御史的刚正不阿和不畏强权的精神。御史作为国家的监察官员,肩负着监督官员的职责,他们的行动往往代表着正义的力量。当御史遇到强大的压力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生命。这种行为体现了御史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正义感。
- “狐狸不问问豺狼,棱棱正气如干将”:这句诗通过对狐狸和豺狼的形象比喻,表达了正直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和对比。狐狸虽然外表狡猾,但内心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而豺狼则是凶恶、残忍的代名词。这里强调的是,真正的君子应该像狐狸一样机智勇敢,而不是像豺狼一样卑鄙无耻。同时,“棱棱正气如干将”也表达了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
- “广陵剧贼知感泣,千秋佳话传馀芳”: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因感动而流下泪水的故事,以及这种情感所带来的美好影响。这里的“广陵剧贼”指代了一个曾经作恶多端的人,但他因为触动了人们的良知而感到愧疚并流泪。这个情节展示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以及对善恶的评判标准。而“千秋佳话传馀芳”则意味着这个故事将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的佳话,象征着正义的力量可以跨越时间的考验,永远流传下去。
- “吁嗟尧草知指佞,从古形端斯表正”:这句诗通过“吁嗟尧草知指佞”来表达对于尧帝时代的智慧和公正的认可。尧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君之一,他的统治时期被后人誉为“禅让”的时代,即通过自愿放弃权力的方式让位给他人。这种智慧和仁德的行为在当时被视为高尚的品质。这里的“形端斯表正”则意味着一个人的外表和言行举止应该端正、规范,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正直和善良。这句话是对那些品行端正的人的赞誉,也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一种期待。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于正直、勇敢、智慧和仁德的赞美和传承。
- “披图恍如见此人,监史常临倍勤政”: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察事物时能够仿佛看到那个人(指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场景。这种能力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优秀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以这样的人物为榜样,努力工作、勤政为民的愿望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东汉士人阶层的气节、正直和勇敢。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传达了对于正义、勇气和智慧的赞美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理想,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质和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