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能作风,风作涛声泻。
万窍禁不鸣,曲高和者寡。
静籁已入听,湿翠复堪把。
壁间挂古琴,成连不能写。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题何浩万壑松涛卷”
  •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松林涛声的诗。
  • 译文:题目是关于何浩所画的万壑松涛图。
  1. “长松能作风,风作涛声泻”
  • 注释:长松可以作为风的载体,风吹过形成如涛声般的轰鸣。
  • 译文:长松如同风一样,风吹过时发出像涛声一样的轰鸣。
  1. “万窍禁不鸣,曲高和者寡”
  • 注释:尽管许多洞穴都禁止鸣叫,但因为声音的高亢,能与之和谐共鸣的听众很少。
  • 译文:即使有许多洞穴都不容许发出声音,但由于声音的高亢,能与之和谐共鸣的听众却很少。
  1. “静籁已入听,湿翠复堪把”
  • 注释:静静的声音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耳中,湿漉漉的翠绿色也足够让人去欣赏。
  • 译文:静静地声音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耳中,湿漉漉的翠绿色也足够让人去欣赏。
  1. “壁间挂古琴,成连不能写”
  • 注释:墙壁上挂着一把古老的琴,成连(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琴师)也不能弹奏它。
  • 译文:墙上悬挂着一张古老的琴,即使是古代的琴师也无法弹奏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通过“风”、“涛声”等元素,展现了松林中的自然之声和色彩之美。诗人通过对声音、颜色与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情感,可能暗指在这样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能与之产生共鸣的人却不多,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