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六出降韶年,先节堪称腊信然。
耐可重华列文会,欣瞻睿藻点瑶笺。
同云羃䍥符三素,朝霭棼煴布九天。
禁漏晓传先霰集,斗杓寅指恰珠骈。
东风运转灵威令,百谷精推汜胜编。
星协农祥觇有庆,琯吹太簇乐无边。
兆秋迎气恩诚渥,昨夜今朝瑞正连。
诗讵独教纪淳化,美应普见产于阗。
萦回迥向金铺舞,皎洁从添璐戺鲜。
遂觉土膏行渐软,更看璧沼遇成圆。
霏微漾影浮鳷鹊,缥缈凝辉驻偓佺。
倒景晶莹明藻井,铺华杂沓印苔砖。
瀌瀌乍欲迷空宇,霭霭全疑接远烟。
爆竹声喧花并散,青幡影飐蝶俱翩。
信风才到飞腾遍,暖律刚回顷刻填。
玉作阑干楼十二,银为宫阙界三千。
青郊渗漉开平野,粉峤崚嶒露远巅。
霄路斗酣龙夭矫,松巢归认鹤蹁跹。
繁英上下琼枝缀,曲盖逶迤蓬岛旋。
诗的翻译
在立春这一天,雪花纷飞如六出之花降临,这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腊信,即冬天的最后一年,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重华宫是皇帝和大臣举行宴会的地方,翰林学士们在这里聚会,共同欣赏皇帝的文采。
朝霞笼罩着天空,云朵缭绕,如同三素(天青、天蓝、天白)一般美丽。
清晨的时候,禁城传来了先霰(初雪),斗杓指向寅时(凌晨3点至5点)正好是珠连的时刻。
东风带来了神灵的力量,百谷生长茂盛,汜胜之书记录了许多种谷物的生长方法。
农神的征兆预示丰收,太簇之音悠扬无边。
秋天迎接节气,恩典深厚,昨夜今朝的吉祥连续不断。
这首诗不仅赞美淳化的教化,也展现了美玉在产于阗(一种玉石)上的丰富。
金铺上的舞动显得萦回回环,璐戺鲜(一种珍贵的宝石)增添了光彩。
土膏渐渐变软,璧沼中出现了完美的圆状。
微风轻拂,水波荡漾,鳷鹊的影子在水中摇曳,偓佺(传说中的仙人)凝聚的光华静止不动。
倒景中的晶莹明镜映照出藻井,五彩斑斓的瓦砖上印下了苔藓。
冰雹乍看之下似乎要迷失了空际,云雾弥漫全让人怀疑是远处的烟雾。
爆竹的声音响起,花朵纷纷飘散,蝴蝶飞舞翩翩。
信风刚到,天地间就仿佛飞腾起来,温暖的气候立刻充满。
玉制的栏杆围绕着十二座楼,银制的宫殿界划了三千里。
青郊的平野被渗透,粉峤(地名,山名)的山峰高耸入云巅。
星斗璀璨,斗宿酣战,龙夭矫(盘旋)在夜空中,松巢归认鹤蹁跹(形容姿态优美)。
琼枝繁英相互点缀,曲盖逶迤(曲折连绵)在蓬莱岛上旋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盛景,充满了诗意与画意。从“六出降韶年”开始,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境界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象征新年的到来,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息和文化内涵。
诗人通过描述重华宫内的文人雅士聚会的情景,展现了皇家的繁华与气派。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云彩、晨光、霜雪等,进一步营造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色彩,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诗人通过对各种美好事物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