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欲行夏,陶侃益分阴。
尺璧原非宝,寸曦有独钦。
设鼗求善谏,起馈励殷心。
讵曰身为度,常如帝式临。
泣囚愧恒切,养老意方深。
恶旨千秋法,象州九鼎谌。
始终克艰凛,玩愒敢偷寻。
五字非夸藻,思同庭燎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辨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赋得大禹惜寸阴”,这是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古诗进行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赏析,最后还要写出自己鉴赏这首诗的观点或态度,即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再写出该诗句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接着分析诗人的情感以及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首联两句写仲尼欲行夏、陶侃益分阴,表明了作者对大禹惜寸阴精神的崇敬。

颔联两句写尺璧原非宝、寸曦有独钦,表明了作者认为尺璧之贵,不在于其价值之大,而在于其珍贵程度之高;寸曦之明,不在于其光亮之强,而在于其明亮程度之弱。这体现了作者对大禹精神的深刻理解。

颈联两句设鼗求善谏、起馈励殷心,指出仲尼设鼗以寻求善言善行,起馈以激励殷商之心性,表明了作者对大禹精神的赞扬。

尾联五句写恶旨千秋法、象州九鼎谌,表明了作者认为恶旨虽可为千秋之法,但终究是虚妄之言,只有像大禹一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真理,才能成为千古不朽的典范。

尾联五句写始终克艰凛、玩愒敢偷寻,表明了作者认为大禹之所以能战胜困难,是因为他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决心;同时,这也说明了大禹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是因为他能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松懈。

尾联五句写五字非夸藻、思同庭燎箴,表明了作者认为大禹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并非因为其言辞华丽,而是因为他的言行一致,能够为后人树立榜样。同时,这也说明了大禹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楷模,是因为他的言行都如同庭院中的火炬一样明亮、耀眼。

【答案】

①首联“仲尼”、“陶侃”指孔子和陶渊明,两人都有忧国忧民的精神。②颔联两句写尺璧原非宝、寸曦有独钦,说明作者认为尺

璧之贵,不在于其价值之大,而在于其珍贵程度之高;寸曦之明,不在于其光亮之强,而在于其明亮程度之弱。③颈联两句“设鼗”、“起馈”都是

比喻的写法,用设鼗来寻求善言善行,用起馈来激励殷商之心性。④尾联五句写恶旨千秋法、象州九鼎谌,表明了作者认为恶旨虽可为千秋之法,但终

究是虚妄之言;只有像大禹一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真理。⑤尾联五句写始终克艰凛、玩愒敢偷寻,表明了作者认为大禹之所以能战胜困难,是因

为他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决心。⑥尾联五句写五字非夸藻、思同庭燎箴,表明了作者认为大禹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楷模,是

因为他的言行都如同庭院中的火炬一样明亮、耀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