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出南门,行宫向远原。
底须事藻缋,亦自有亭轩。
西岭衔春旭,东蟾伫上元。
郊镫真足赏,民俗藉堪论。
岂不还淳念,其间同乐存。
清宵闲点笔,爆竹听村村。

涿州行宫晚景

涿郡出南门,行宫向远原。

底须事藻缋,亦自有亭轩。

西岭衔春旭,东蟾伫上元。

郊镫真足赏,民俗藉堪论。

岂不还淳念,其间同乐存。

清宵闲点笔,爆竹听村村。

注释:

  1. 涿郡:古地名,今北京市。
  2. 行宫:古代帝王在京城以外的离宫别馆。
  3. 底须:何必。
  4. 藻缋:指装饰华丽的文采,这里比喻修饰。
  5. 亭轩:亭台楼阁。
  6. 西岭:山名,位于涿州西南。
  7. 衔春旭:含着春天的阳光。
  8.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9. 郊镫:指皇宫外的照明灯。
  10. 民俗:民间风俗,民风民俗。
  11. 淳念:纯正的思念。
  12. 间:中间。
  13. 同乐存:共同享受欢乐。
  14. 清宵:夜晚。
  15. 闲点笔:轻松地写字。
  16. 爆竹:放鞭炮。
    赏析:
    《涿州行宫晚景》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行宫观赏日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首句“涿郡出南门”,点明诗题,表明诗人是在涿州行宫观赏日落的情景。第二句“行宫向远原”,进一步描绘了行宫所在的位置,使画面更加生动。第三句“底须事藻绩,亦自有亭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美丽无需人为修饰,就像亭台楼阁一样自然存在。第四句“西岭衔春旭,东蟾伫上元”,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五句“郊镫真足赏,民俗藉堪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他认为郊中的灯火不仅能够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反映出民间的生活习俗。第六句“岂不还淳念,其间同乐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大自然中与人们一同分享欢乐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最后两句“清宵闲点笔,爆竹听村村”,描绘了夜晚寂静的场景,以及孩子们放鞭炮的热闹场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