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还为一,上空合下空。
因遥翻似近,不隔本来通。
讵必星辰列,犹嫌荷芰丛。
道存昭旷里,机息跃飞中。
有有无无始,澄澄荡荡融。
临池王内史,八法会其同。
【注释】
赋得天水相与永: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诗中描绘了一幅天地万物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
生一还为一:万物从无到有,又复归于无的状态。
上空合下空: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相互融合,没有分隔。
因遥翻似近,不隔本来通:虽然距离遥远,却像在眼前一样清晰可见。
讵(jù)必星辰列,犹嫌荷芰丛:不必列举星辰,就像荷叶和菱角丛丛一样。
道存昭旷里,机息跃飞中:道法自然,宇宙间万物都处于开阔明朗之中,机缘到了就会跃然而动。
有有无无始,澄澄荡荡融: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都是从最初的状态演变而来的,它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临池王内史,八法会其同:临水池边的王右军(王羲之),他的书法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赏析】
《赋得天水相与永》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天地万物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法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第一句“生一还为一”,意为万物从无到有,又复归于无的状态。这一观点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万物的本源和回归。
第二句“上空合下空”,意味着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相互融合,没有分隔。这一景象象征着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第三四句“因遥翻似近,不隔本来通”,表达了尽管距离遥远,却像在眼前一样清晰可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即事物的真谛不在于外在形态,而在于内在的联系与相通。
第五六句“讵(jù)必星辰列,犹嫌荷芰丛”,指出不必列举星辰,就像荷叶和菱角丛丛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具体事物的看法,即不要过分纠结于细节,应该关注整体与本质。
第七九十句“有有无无始,澄澄荡荡融”,进一步阐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这里的“有”和“无”并非指具体的物质存在或虚无主义,而是强调万物的起源和本质。
最后一句“临池王内史,八法会其同”,提到了临池王右军,他的书法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它启示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尊重自然和生命的本质,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