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取无尽,心参用有馀。
偶披风送爽,恰傍竹延虚。
倾听神俱静,含清志以舒。
龙文依节变,凤籁自竿徐。
落落八琅作,萧萧五蕴除。
辨声师旷擅,到此合茫如。
译文
听风吹过竹林,感觉声音清新悦耳。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情变得宁静。
偶尔听到风送爽气的声音,感觉仿佛在竹子的延绵中漫步。倾听时心神宁静,内心清纯志向得以舒展。
龙文随风节变,凤籁自竿声徐。竹叶落落如琅琅琴声,思绪纷繁如五蕴。
分辨声音如同师旷辨音,到此境界一切茫然如梦。
注释
- 赋得风篁清听: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感受的诗,通过描述风吹竹林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 耳食取无尽:形容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 心参用有馀:表示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是无穷无尽的。
- 偶披风送爽:偶尔感受到风吹过的清凉。
- 恰傍竹延虚:恰好感受到竹子带来的凉爽和虚幻的感觉。
- 倾听神俱静:倾听时,精神都变得平静了。
- 含清志以舒:内心深处的清纯志向得到了释放和舒展。
- 龙文依节变:比喻事物随环境而变化,如同龙的纹路随着节拍而变化。
- 凤籁自竿徐:比喻事物随着节奏而自然展开,如同凤凰的鸣叫从竹竿上缓缓传出。
- 落落八琅作:形容竹林中叶子纷纷落下的样子,如同八种不同乐器合奏的美妙音乐。
- 萧萧五蕴除:指心灵变得清净,烦恼杂念被清除。
- 辨声师旷擅:形容辨别声音的能力非常高超,就像古代著名的乐师师旷一样。
- 到此合茫如:到达这个境界,一切似乎都模糊不清,无法辨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的“耳食取无尽,心参用有馀”表现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而“偶披风送爽,恰傍竹延虚”则是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感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