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五丁开,假山具真理。
夤缘步仄径,虚室壶天里。
谁谓既狭间,旷望莫可揣。
读我西铭篇,颜彼南华子。
底须辨异同,吉祥受止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与注释:

第一句:虚白室

  • 虚白:形容空旷、清雅的室内环境。
  • :此处指一个独立的空间或房间。

第二句:石缝五丁开,假山具真理

  • 石缝五丁开:比喻通过努力和奋斗,即使是最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打开。这里用“五丁”作为象征,代表有五个力士(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五丁开的传说故事),他们用力凿开了石头。
  • 假山:指建造的假山,用于装饰和营造一种自然景观的感觉。
  • 具真理:具有真实性和真理性,表示假山虽然是假的,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自然之美。

第三句:夤缘步仄径,虚室壶天里

  • 夤缘:曲折前行的意思。
  • 步仄径:在不平坦的小路上行走,形容艰难或曲折的道路。
  • 虚室壶天里:形容一个非常安静、清幽的空间,像是一个倒扣的壶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四句:谁谓既狭间,旷望莫可揣

  • :疑问词,表示反问。
  • 既狭间:即狭窄的地方。
  • 旷望:远观,眺望。
  • 莫可揣:无法揣摩或预测。

第五句:读我西铭篇,颜彼南华子

  • 西铭篇:可能是指某本关于道德修养的书籍或文章,可能是作者所读之书。
  • 颜彼南华子:用“颜”字在这里可能是表示称赞或钦佩之意,而“南华子”可能是指一位著名的学者或者思想家,这里用来表达对这位学者或思想家的赞赏。

第六句:底须辨异同,吉祥受止止。

  • 辨异同:分辨差异和共性。
  • 吉祥受止止:这里可能是说通过分辨不同的事物(异同),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事物,并从中寻找到带来吉祥的元素或启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感悟的诗。首句“虚白室”表达了作者对空灵、静谧空间的喜爱;次句“石缝五丁开,假山具真理”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努力和智慧;第三句“夤缘步仄径,虚室壶天里”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宁静和美好;第四句“谁谓既狭间,旷望莫可揣”表达了对广阔视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求;第五句“读我西铭篇,颜彼南华子”体现了作者对知识、文化的重视和尊崇;最后一句“底须辨异同,吉祥受止止”则是对前文主题的总结,强调了通过分辨事物的差异和共性来寻找美好和吉祥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