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
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
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
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
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
惊心斯创见,着意敢辞慵。
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
石堤筑一律,苇扫胜千重。
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
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
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全诗描绘了渡黄河、驻徐州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
注释:在这片画州(指淮河一带)中,我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建立国家时,我追念尧帝的恩德。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古代伟大治理者的智慧和才能的敬仰之情。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注释:战国时期楚国与汉朝之间的争斗,就像蜗牛的触角一般微不足道;山川大地都是实打实存在的。
赏析:这里用“蜗角”比喻战国时期的纷争,用“实打实”形容山川大地的稳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民生稳定的关注。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
注释:澶渊之盟后,渤海国归顺中原,但无从谈起收复问题。
赏析: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澶渊之盟,这是辽宋之间的一次和平谈判,旨在结束战争状态。诗人通过提及渤海国的归属问题,反映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
注释:近来黄河泛滥情况更加严重,需要提前做好防秋措施。
赏析:黄河的泛滥给中原地区带来了灾难,诗人对此表示了担忧。同时,他也提出了提前做好准备的建议,体现了务实的态度。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
注释:于是,我挥动缰绳,让六匹马驾车,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治理国家时,既要驾驭好国家的大局,又要考虑到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的思想。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
注释:我驾驶着船只,悠然自得地划桨,洪水汹涌澎湃,直冲云霄。
赏析:诗人通过对船只行驶和洪水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从容。惊心斯创见,着意敢辞慵。
注释: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一创见,我愿意投入精力去解决它,不敢懒惰懈怠。
赏析: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
注释:我宁愿花费更多的费用,也要努力挽救这些受困的百姓。
赏析:诗人强调了拯救百姓的重要性,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在所不惜。石堤筑一律,苇扫胜千重。
注释:修建了一道坚固的石堤,扫除了千重芦苇丛生的地方。
赏析:诗人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了环境,体现了他务实的工作态度。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
注释:这只是补救措施,永远无法达到永久安宁的境地。
赏析:诗人意识到,仅仅依靠暂时的补救措施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稳定。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
注释:我在黄楼上阅读过去的作品,宋代就是现在的踪迹。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尊重。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
注释:我只是随意地宣称新的泥沙被清理干净了,这真是偶然的相遇。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工作的谦虚和对偶然机会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