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直何年木,澄观表里通。
纽纹缠左右,脉理透玲珑。
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
沧桑阅今古,枝叶谢茏葱。
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
伐柯则已远,炙毂辩应穷。
不辨桧松质,真成内外空。
设如拟鸣雁,转觉彼心蓬。

赋得文木八韵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曲直何年木,澄观表里通。 - 这句表达了对木材质地的欣赏,暗示其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完美结合。”曲直”可能指木材的纹理,而”澄观”则形容观察时的感受清晰透彻。
  2. 纽纹缠左右,脉理透玲珑。 - “纽纹”可能是指木材中的节疤,”缠左右”意味着这些节疤紧密相连。”脉理透玲珑”描述了木材内部的结构清晰可见,如同晶莹剔透。
  3. 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 - “鳞蜕”可能指木材上的鳞片,”惟存骨”意味着这些鳞片依然保留着木材的原始形态。”神充未涣躬”则形容木材的神韵和生命力依然旺盛,未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4. 沧桑阅今古,枝叶谢茏葱。 - “沧桑阅今古”可能是指岁月流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枝叶谢茏葱”则形容树木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保持着生机盎然的状态。
  5. 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 - “牛蔽”可能是指用来遮挡风雨的树木,与栎树相似。”琴裁”则形容用木头制作的乐器,与桐木相比各有特色。
  6. 伐柯则已远,炙毂辩应穷。 - “伐柯”可能是指砍伐树木的行为,”则已远”意味着这一行为已经远离了自然状态。”炙毂”则形容用火烤制车轮的过程,”辩应穷”则表明这个过程已经达到了极致。
  7. 不辨桧松质,真成内外空。 - “不辨桧松质”意味着无法区分桧树和松树的质地,”真成内外空”则形容这种混淆使得内外变得空洞无物。
  8. 设如拟鸣雁,转觉彼心蓬。 - “设如”可能是一种假设的语气,”拟鸣雁”可能是指模仿鸣叫的鸟,”转觉彼心蓬”则形容这种模仿让人感到内心的波动不安。

译文:

曲直何时生此木,清澈观察表里通。
纽纹缠绕左右边,脉络分明玲珑处。
鳞甲仅留骨架在,神韵充沛未散去。
沧桑岁月见证今古,枝叶繁茂仍葱郁。
牛山之木难以比,琴声非桐亦不同。
砍削之后距离自然远,车轮烤制技艺穷。
内外不分成虚无,真实本质已成空。
若以声音比拟鸣雁,内心波动更显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