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神潭路,言寻法海关。
两年才一瞬,片刻此乘闲。
近度温泉峪,遥瞻城子山。
青莲宫忽到,白玉级凭攀。
指月空标性,拈花笑破颜。
天龙吐德水,乾闼隔尘寰。
兴到聊为住,诗成旋命还。
钟声及泉韵,回听有无间。
【注释】
径转:山路曲折,转过。神潭路:指通往灵隐寺的山路。言寻法海(音:hai):即指寻找佛教的法海(音:hai)。两年:一作“二年”。才一瞬:一作“两载”,一作“二载”。乘闲:坐闲,坐享其成。温泉峪: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城子山:在今江西南昌东。青莲宫:在灵隐寺内。天龙(音:long)吐德水:指瀑布飞流如龙吐水。乾闼:宫门。天龙、天关、天阙,均为神话中宫殿名。德水:《水经注》卷三十二:“龙泉出石室山,水味如蜜,饮之令人忘忧。”乾闼、尘寰:神话中神仙所居,此处借喻仙界和人间。兴到:兴致到了极点。聊为住:暂且停留。回听:回头再听。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灵隐寺后所作。灵隐寺在杭州西湖东南面,相传是吴王夫差的女儿西施曾在这里浣纱。唐时灵隐寺已相当兴盛。此诗以寺景为中心,描写了游历灵隐寺时的所见、所感,并抒发了诗人对佛学、山水等的热爱。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风格清新自然。
首两句写游灵隐寺的道路。“径转”二字,道出了山路蜿蜒曲折的特点。“神潭路”,即通往灵隐寺的路。从诗中可知,诗人是从杭州出发,沿着山间小径,来到灵隐寺的。“言寻法海”,表明此行的目的,即为了寻找佛教的法海。“两年”,一作“二年”,一作“二载”,意谓这两年来,自己一直潜心修禅,未曾涉足尘世;而今日却得以游赏灵隐寺,领略这山林之美。“始”字,既表现了一种时间上的转变,也透露出诗人心境上的一种转变,从静心修行到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三四两句写在灵隐寺中度过的美好时光。“片刻此乘闲”,意谓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诗人得以暂时摆脱俗世的纷扰,享受一段难得的宁静与悠闲。“近度”二字,表明诗人正在靠近灵隐寺的大门;“遥瞻”二字,则表明诗人正远远望着远方的山峰。“温泉峪”“城子山”分别是作者游历过程中经过的两个著名景点。“温泉峪”位于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城子山”则是位于江西南昌东侧的一座名山。“青莲宫忽到,白玉级凭攀”,两句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青莲宫”是灵隐寺内的一处建筑,据说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像;“白玉级”则是形容台阶上的玉石栏杆。“忽到”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于这座美丽建筑的意外发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之情。“指月空标性”一句,意谓诗人在观赏这座宫殿时,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佛家所说的“指月空中,示人空性”之说。而“拈花笑破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欣赏美景而开怀大笑的情景。“天龙吐德水”,形容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乾闼隔尘寰”,则描绘出仙界和人间相隔的神秘境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悠闲。
最后四句写游览灵隐寺后的感想。“兴到聊为住”,意谓在游玩之余,诗人暂时停留在此地,享受着片刻的闲暇时光。“诗成旋命还”,则表明诗人已经将游览灵隐寺的经历融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并且很快又将其送回人间。“钟声及泉韵”,意谓当诗人再次回到寺庙时,耳边传来阵阵钟声与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相融合的音乐之声;而“回听有无间”,则描绘出诗人回头再听这些美妙旋律时,似乎能听到它们从虚无缥缈的空间中传来,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整首诗以游览灵隐寺为主线,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佛学、山水等的兴趣所在以及内心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