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期还过,分龙候正回。
旦明希沛泽,堀堁镇扬埃。
德水真灵矣,甘膏冀霈哉。
亦知迟节气,何以救麰䅘。
云望目惟倦,景攀兴转灰。
名山权阁笔,匪为豫游来。
这首诗是诗人对玉泉祈雨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十日期还过” —— 这是指在十天前(或说十日之前)来此。“期”,意为时间;“还”,意为回到。这里指的是诗人来到玉泉祈雨的时间。
第二句: “分龙候正回” —— 这里的“分龙”可能是指某种与龙有关的仪式或行为(如祭祀、祈福等),而“正回”表示这一行为正在举行中。
第三句: “旦明希沛泽,堀堁镇扬埃”。在这里,“旦明”可能是一个时间段,如早晨时分;“希”意味着希望或者期待;“沛泽”和“扬埃”分别代表广阔的土地和飞扬的尘土,这可能象征着大地被雨水滋润后的景象。
第四句: “德水真灵矣” —— 这里的“德水”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水体,而“真灵”则形容其神奇的力量。
第五句: “甘膏冀霈哉” —— “甘膏”可能指的是甘美的露水,“冀霈”表示希望有大量雨水。
第六句: “亦知迟节气,何以救麰䅘。”在这里,“迟节气”可能是指气候不适宜,而“麰䅘”可能是指作物受到旱灾的影响。诗人在问自己,既然知道天气不利,为什么还期望能有及时的雨水来解救?
第七句: “云望目惟倦,景攀兴转灰。”在这里,“云望”可能是指仰望天空,“目惟倦”表示因为长时间抬头而感到疲倦。“景攀兴转灰”则描绘了诗人因失望而情绪低落的场景。
第八句: “名山权阁笔,匪为豫游来。”这句话中的“名山权阁笔”可能是指文人墨客常在名山上题诗作画的行为,但诗人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而来到这里,而是带着某种目的或使命进行祈祷或请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在祈求雨水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和所见景象。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后来的失望,再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慨,诗人的情感波动被生动地捕捉和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感叹。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关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