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灵谷寺,昔据独龙中。
明卜元宫址,新移碧嶂东。
于今四百岁,不改八禅风。
垒甓攒云殿,雕琼敞月宫。
蟠阶松益翠,倒井菂消红。
佛地何兴废,凭教万虑空。

注释:

  1. 萧梁灵谷寺,昔据独龙中:萧梁,即南北朝时期的萧梁。灵谷寺,位于今天的南京市栖霞区,是南朝梁代的皇家寺院。独龙中,指的是寺庙所在地的地势险要。
  2. 明卜元宫址,新移碧嶂东:明,指清朝。元宫址,指清朝初期的皇宫所在地。碧嶂东,指寺庙东边的一座山峰被绿树环绕,如同屏障一般。
  3. 于今四百岁,不改八禅风:于今,指现在。四百岁,指从明朝开始到现在的四百年时间。八禅风,指的是佛教中的八种修行方法,包括禅定、戒律、智慧等。
  4. 垒甓攒云殿,雕琼敞月宫:垒,堆积。甓,指砖石。攒云殿,形容寺庙的殿宇如云彩般堆叠。雕琼,形容寺庙的建筑精美如玉。敞月宫,形容寺庙的月亮门如同月亮一样明亮。
  5. 蟠阶松益翠,倒井菂消红:蟠阶,曲折的台阶。松益翠,形容松树更加翠绿。菂,一种植物的种子,也称为“莲子”。消红,形容莲子在水中逐渐消失。
  6. 佛地何兴废,凭教万虑空:佛地,指佛教圣地。兴废,指兴盛与衰败。凭教,表示凭借教义。万虑空,指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诗人以萧梁灵谷寺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独龙中的地势险要、碧嶂东的山峰环绕、八禅风的修行方法等,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现在的寺庙与过去的辉煌进行了对比,从而凸显出历史的沧桑感和佛教文化的传承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