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万竿翠,双流百折澄。
竹泉行尽处,门径得来登。
磬礼悲心佛,畴咨苦行僧。
钟鱼守本色,拳拂谢多能。
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断灯。
莲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
云栖
一碧万竿翠,双流百折澄。竹泉行尽处,门径得来登。
磬礼悲心佛,畴咨苦行僧。钟鱼守本色,拳拂谢多能。
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断灯。莲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
【注释】1.“一碧”指一片碧绿如玉的湖面;“万竿”形容竹子众多,竿与竿相互交错,形成层层叠叠的景象。2.“双流”指两条清澈见底的小溪。3.“磬礼”指的是敲击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以表示敬意的动作;“悲心”指对佛的深深敬仰之情;4.“畴咨”意为询问、商议,“苦行僧”指的是修行者,他们往往过着清贫的生活,严格要求自己遵循佛教戒律。5.“钟鱼”是指寺庙中敲钟的人和打鱼的人,两者都恪守着本分;“拳拂”意为击打,这里比喻僧人用拳头轻拂衣服的动作;“谢多能”意味着向有才能的人表达感激之情。6.“矮屋常妨帽”中的“矮屋”可能是指寺庙的简陋房屋;“妨帽”意指妨碍了帽子的戴法;“明珠不断灯”中的“明珠”可能是指寺内的装饰或佛像,它们照亮整个寺院;“不断灯”意味着灯光永不熄灭。7.“莲池家法在”中的“莲池”很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莲花象征意义的池塘,而“家法”则指的是寺庙的传统规范或规矩;“六字括三乘”中的“三乘”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修行途径: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六字”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教义或教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寺庙及其周边环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寺庙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对人们心灵的洗涤作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