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
这首诗名为《初至碧云寺十二韵》,作者是元代诗人刘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第一联: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 解释:表达了作者对碧云寺的喜爱之情,认为它是香山的一个延续。
- 关键词:碧云寺、香山一脉、爱
- 注释:碧云寺位于北京西郊,是一处风景名胜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香山则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两者相依为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碧云寺的钟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香山与碧云寺之间紧密的联系。
第二联: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 解释:描述了山峰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
- 关键词:回峰、左障、隔壑、层巅
- 注释:这里的“回峰”指的是山的形状像回环一样,而“障”则是指遮挡的意思。“隔壑”意味着山峰之间有深深的峡谷相隔,而“层巅”则形容山峰的陡峭程度。
- 赏析:这一联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联: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 解释:描绘了古寺庙的环境和山僧的生活状态。
- 关键词:古刹、尘埃、岁月、延
- 注释:这里的“古刹”指的是古老的寺庙,而“尘埃”则形容寺庙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荒凉。“岁月”则表示时间在流逝,而“延”则意味着山僧的生活状态似乎与时间无关,依然平静地度过每一天。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比古寺庙的荒凉环境与山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意境。
第四联: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 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已经期待很久了,现在终于来到了这里,感到非常高兴。
- 关键词:望中、已久矣、至此、初焉
- 注释:这里的“望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期待这个地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此”则表示诗人现在已经到达了这个目的地。“初焉”意味着这次的到来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发现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第五联: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 解释:描述了寺庙的创建过程和施主捐赠的行为。
- 关键词:助景、经始、施檀、偶然
- 注释:这里的“助景”可以理解为为了美化景色而进行的努力。“经始”则意味着寺庙的建设开始了。“施檀”则是指施主们捐赠财物来资助这项建设。“偶然”则表示这种捐赠行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意外的。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寺庙创建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第六联: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 解释:描绘了寺庙中的佛像和佛教文化氛围。
- 关键词:照园、佛日、梵网、焕诸天
- 注释:这里的“照园”可以理解为寺庙中的庭院或花园,阳光照射在这些地方,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明亮和宁静。“佛日”则是指佛像,它们在阳光下显得庄严神圣。“梵网”可以指佛教的教义或教规,而“焕诸天”则形容这些教义在信徒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寺庙中的佛像和佛教文化氛围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虔诚敬仰的宗教情怀。
第七联: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 解释:描述了天气晴朗且凉爽的美好景象,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停留之地。
- 关键词:是日、新秋、霁、驻跸、便
- 注释:这里的“是日”指的是这一天的天气。“新秋”则是指秋季刚刚开始的季节,天气清爽。“霁”是指雨后天空放晴,阳光普照大地。“驻跸”则是指皇帝或高级官员临时住宿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诗人在这里停留下来享受宁静的时光。“便”则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理想停留之地的喜爱之情。
第八联: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 解释:尝试欣赏山水之美,并感叹其美景几乎占据了画中所有的画面。
- 关键词:山水、秀、画图、全
- 注释:这里的“山水”是指大自然中的山和水。“秀”则是指美丽和秀丽。“画图”可以理解为画中的景色或画作。“全”则表明这些美景几乎完全被画中所展现。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暗示了山水之美几乎达到了极致的地步。
第九联: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 解释:穿着衣服走在树林中,感觉就像被露水打湿一样清新舒适。树林中的树木也变得更加鲜艳夺目。
- 关键词:衣履、沾润、林峦、逞妍
- 注释:这里的“衣履”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穿的衣物和鞋子。“沾润”则是指衣服被露水打湿了,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林峦”则是指树林中的山脉和岩石。“逞妍”则形容这些景色变得非常美丽动人。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述穿着和行走在树林中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第十联: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 解释:描绘了清澈的泉水和陡峭的悬崖之间的对比。
- 关键词: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 注释:这里的“一泓”可以理解为一条小溪或者泉水。“天半澈”则形容水面清澈透亮,仿佛接近天空一样。“百道”则是指无数条水流汇成的瀑布或悬崖。“涧边悬”则形容这些瀑布或悬崖挂在悬崖边上,让人感到壮观而震撼。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泉水和瀑布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第十一联: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 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于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感到非常清晰、简洁和优美的感受,同时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澄净感。
- 关键词:有句、皆清绝、无心、静蠲
- 注释:这里的“有句”可以理解为每一句诗或者每一句词。“皆清绝”则形容这些诗句都非常优美、清晰且简洁。“无心”则表示诗人没有刻意追求完美,而是顺其自然地创作出了这些诗句。“静蠲”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平静和清澈感,也可以理解为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涤。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诗句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和向往。
第十二联: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
- 解释:漫步在寺庙周围,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同时也怀念起古代帝王尧帝的时代。
- 关键词:徘徊、瞻圣藻、俯仰、尧年
- 注释:这里的“徘徊”可以理解为漫步在寺庙周围,悠闲自在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瞻圣藻”则可以理解为欣赏着寺庙周围的风景和建筑,其中可能蕴含着圣人的智慧和教诲。“俯仰”则表示低头和抬头的动作,形容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和回忆过去的事情。“尧年”则是指古代帝王尧帝的时代,诗人通过怀念那个时代,表达了对历史的尊敬和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