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惟上日,田烛灿明霞。
捧璧青坛肃,升柴紫焰斜。
一心诚有恪,百辟敬无哗。
齐就编珠缀,雍鸣树羽牙。
神倪通旭卉,岁纪应昭华。
屏息瞻霄汉,苍龙转帝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它描述了在祭祀祈谷大典完成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祈年惟上日 -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祈求丰收的希望寄托于太阳。”上日”指的是明亮的太阳,意味着希望和光明。
田烛灿明霞 - “田烛”比喻庄稼生长的旺盛状态如同蜡烛燃烧时的光亮,而”明霞”则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或云气,这里可能指代吉祥的云彩。这句话描绘了农田中作物繁茂的景象,象征着丰饶和富饶。
捧璧青坛肃 - “捧璧”通常用于比喻珍贵、重要之物,这里可能是指祭祀时献上的祭品。”青坛”可能指的是祭祀场所,即青石板铺成的坛台,也代表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气氛。
升柴紫焰斜 - “升柴”可能是指焚烧柴草的动作,”紫焰”则形容火焰的颜色为紫色,这可能象征神圣和庄严。
一心诚有恪 - “一心”表示全心全意,”诚有恪”则强调真诚和恭敬的态度。这句话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虔诚的祈祷。
百辟敬无哗 - “百辟”指众多的官员或诸侯,”敬无哗”则意味着恭敬而不打扰,保持安静。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和平与安宁的氛围。
齐就编珠缀 - “齐就”意为聚集在一起,”编珠缀”可能是指在祭祀仪式上,人们将珍珠般珍贵的物品编织成装饰物,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
雍鸣树羽牙 - “雍鸣”指庄严的音乐声响,”树羽牙”可能是指乐器上的羽毛装饰,代表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句话描绘了祭祀仪式中音乐的庄严和和谐。
神倪通旭卉 - “神倪”可能是指神明的面容,”通旭卉”则意味着连接自然之美。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
岁纪应昭华 - “岁纪”指岁月,”昭华”可能是指光彩夺目、美丽的花朵。这句话可能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界的美好应该得到彰显和庆祝。
屏息瞻霄汉 - “屏息”意为屏住呼吸,”瞻霄汉”则指仰望天空,可能寓意着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
苍龙转帝车 - “苍龙”常用来比喻帝王,”转帝车”可能是指帝王的车驾转动,暗示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古代祭祀祈谷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深厚的宗教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