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猗玕绕镜池,到来惟惜步前移。
觅心了不可得处,应是洗心已竟时。

诗句原文:

绿竹猗玕绕镜池,到来惟惜步前移。

觅心了不可得处,应是洗心已竟时。

注释解释:

  • 绿竹猗玕:形容绿竹子的颜色和形态,猗玕指的是竹子的曲折美。
  • 绕镜池:指绿竹环绕着镜子形状的池塘。
  • 到来:来到某地。
  • 惟惜:非常珍惜,舍不得离开。
  • 步前移:形容走路时的轻盈和缓慢,仿佛是在轻轻地移动。
  • 觅心:寻找内心,比喻追求内心的平静。
  • 了不可得处:表示难以达到的境地,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 应是:应该是。
  • 洗心:清洗心灵,去除杂念,归于内心的宁静。
  • 竟时:达到最终的时刻,意味着心灵的净化已经完成。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起兴,通过诗人对绿竹环绕的镜子池边景色的喜爱来引出对心灵境界的追求。诗人用“绿竹猗玕”这一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的自然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净之美。接下来,“到来惟惜步前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珍视,不愿离去,而是选择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走在其中,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诗人很快意识到,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他的内心却难以找到真正的安宁。这反映出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往往会被其表面的美丽所迷惑,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心灵需求。因此,“觅心了不可得处,应是洗心已竟时”揭示了诗人对于真正心灵平静状态的追求。这里的“寻心”不仅仅是寻找外在的宁静,更是寻求内在的平和与自由。

最后两句“应是洗心已竟时”,意味着经过这样的体验和探索,诗人终于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实现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境界,达到了精神和情感上的彻底解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深层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