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宜风与秋宜月,斯室受之何系情。
虚受人言宜我事,羲经早已训分明。
注释:春天适合风和秋天适合月,这间屋子为何要受此情?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儒家经典早已明确地告诉我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居所选择的考虑。在春天,大自然的风和秋天的月亮都是美好的象征,而“斯室”则代表了作者的居室。因此,作者提出疑问:“春宜风与秋宜月,斯室受之何系情?”这里的“系情”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寄托或者依恋之情。
诗人提到“虚受人言宜我事”,这里的“虚受人言”可以理解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宜我事”则指的是适合自己的事情。诗人表示,作为主人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安排和管理自己的事务。
诗人引用了儒家经典《羲经》中的一句话:“羲经早已训分明。”这句话表明儒家经典已经明确了应该如何处理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居所的选择和居住方式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