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克诚然恊瑞符,新疆田牧创长图。
尔时原未废游猎,临大事当有若无。

【注释】

卜克:地名,古时为游牧民族居住地。

诚然:确实如此,表示肯定的意味。

恊瑞:同“会瑞”,指吉祥如意。

新疆田牧创长图:新疆地区农田广阔,畜牧事业繁荣。

尔时:当时,那时。

废:废止,废弃。

临:面对。

大事:国家大事。

当:应当。

有若无:好像不存在一样。

若无:仿佛不存在。

【赏析】

《过卜克岭行围即景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62年(天宝十一年)春天,当时作者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正在凉州(今甘肃武威)。

第一、二联写在卜克岭上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卜克岭南面景色,突出了这一带土地丰美,畜牧业发达的特点。第三句由卜克岭南面的风光联想到历史上曾在这里游猎的部落,表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园。第四句指出,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畜牧业发达,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并把它当作国家的重要牧场来经营。因此,诗人对这种局面并不感到奇怪。这两句是过渡,承上启下。

第五、六句进一步描写卜克岭上的景色和景象。前一句写卜克岭上所见的自然景物:山高林密,水清草茂,飞鸟成群,野兽成群。这些景物都是卜克岭上特有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后一句写卜克岭上所见到的人文景观:绿树丛中,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不是出自牧羊人之手,而是来自远方的乐师们。这些乐师们正在这里演奏各种乐器,唱着美妙的歌曲,歌颂他们的劳动成果。这两句是过渡,承上启下。

最后三句是对卜克岭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前三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卜克岭上的风景,突出其秀美壮丽的特点。第四句说:“这里的景色多么美好啊!人们来到这里,就像到了仙境一般。”第五句说:“这里的人民多么勤劳啊!他们在这里辛勤地工作,就像在人间一样。”第六句说:“这里的人民是多么淳朴善良啊!他们没有一点贪心和邪念,真是天下难找的好人家。”这三句话是概括性的赞颂,高度赞扬了卜克岭南面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卜克岭一带人民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全诗以卜克岭为中心,通过对卜克岭上自然风景和人民精神风貌的描绘,歌颂了当地人民勤劳、淳朴、善良、好客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对各族人民的深深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