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禾高秫都伤沴,破壁颓垣不可看。
却缱江南方幸泽,一时揽辔感多端。
【注】
低禾:低矮的麦子。高秫:高出地面的高粱。都伤沴(lì,同“厉”):庄稼都遭受灾害。破壁颓垣:残破的墙壁和倒塌的墙基。江南:这里指京城。幸泽:侥幸沾恩泽。揽辔:握紧马缰,指执政。感多端:感慨万千。
【赏析】
此为诗人在西直门外雨中遥望京城时所作,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前两句写京城的衰败景象:低矮的麦子和高粱都遭了灾;残破的墙壁和倒塌的墙基也看不下去了!这两句诗用典。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刘劭弑其王,刘骏起兵反扑,劭败后逃奔江陵,途中为追兵所杀,时年仅24岁。这首诗以“低禾”、“高秫”比喻刘劭、刘骏兄弟俩,意谓他们兄弟俩被害,京城也遭祸患,庄稼全遭毁坏,残破的墙垣也随处可见。
中间四句写诗人自己对此事的感想:却缱(quǎn,缠)江南方幸泽,一时揽辔(rèn,握住马缰绳)感多端。却缱:却恋,依恋。方:才。幸:感激,感恩。揽辔:手握马缰。多端:许多事情。这两句说,诗人虽然身居江南一隅,但感激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诗人在任翰林院编修时,曾上书力劝孝文帝改革政治,受到孝文帝赏识。后来迁为侍讲学士、国子博士等职。他虽身处南国,但心怀北阙,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
末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感多端:感慨很多。这两句说,诗人看到京城的残破景象,心中十分感慨,想到朝廷还有许多事要办,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