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喜俯泌之洋,落落长松夏亦凉。
水阁翻书消夏者,子舆神契十三章。
【注释】:
考槃:古人隐居之地,此处指山水之间的隐居之所。
考槃喜俯沁之洋:意思是说在考槃这个地方,喜欢低头看着清澈的溪流。
水榭(xiè):水上的亭子,泛指楼台亭阁。
翻书消夏者:指读书的人。
子舆神契:指《庄子·大宗师》中的“子舆”和“神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董邦达山水画中第六幅作品《水榭观澜》的赞美之作。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意,值得细细品读。
首句“考槃喜俯沁之洋”,描绘了诗人在考槃这个地方,喜欢低头看着清澈的溪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考槃比作一个隐居之地,而溪流则代表大自然,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水阁翻书消夏者”,则是说在水边的亭子里,有人在读书消暑。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里,人们聚集在水边亭下,享受着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拿起书籍,进行知识的探索。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追求知识、热爱学习的精神。
第三句“子舆神契十三章”,则是提到了《庄子·大宗师》中的“子舆”和“神龟”。这里的神契一词,指的是精神上与某种境界或者事物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提升。《庄子·大宗师》中的“子舆”和“神龟”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其中,“子舆”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而“神龟”则代表着一种顺应自然、与万物共生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董邦达山水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