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断桥芦荻苍,高槐花色半开黄。
短亭策骑伊谁氏,似赴长安举子忙。

诗句原文:

野水断桥芦荻苍,高槐花色半开黄。短亭策骑伊谁氏,似赴长安举子忙。

注释解释:

  • 野水断桥:描述了一片被野水冲断的桥梁,周围环境显得荒凉。
  • 芦荻苍:指岸边的芦苇因秋日而呈现深褐色。
  • 高槐花色:高高的槐树开出了黄色的花朵。
  • 短亭策骑:在小亭中策马疾行。
  • 伊谁氏:代指骑马的人是谁。
  • 似赴长安:似乎去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译文:
在一片荒凉的水桥旁,芦苇已经呈现出深深的褐色。高大的槐树盛开着金黄色的花,而在这风景之中,一个骑马的人匆匆地在小亭子里策马前行,仿佛是要去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一样。

赏析:
此诗为清代诗人乾隆的作品《古箑头三首·其二 孙枝秋原策骑》中的第二首。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引出人物的行动,从而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对未来的复杂情感。诗中的“野水断桥”与“高槐花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美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