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自是风流品,底事杜陵咏未闲。
莫讶两禽分背立,其间乐意正相关。
【题解】这是一首咏画扇的诗,作者通过赞美画中鸟禽的生动活泼,来表现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对自然美敏锐的感受力。此诗前二句写画中鸟禽,后二句写画外鸟禽,前后照应。
【注释】凌:指诗人自己。凌必正(生卒年不详),字子高,唐末五代间人。棠:一种树名。语禽:鸣叫的鸟禽。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杜甫曾在长安城南少陵县住过,这里泛指其人。两禽分背立:一禽在上首,一禽在下尾或两侧,形成背对背的姿势。其间乐意正相关:这两只鸟虽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的欢乐却相互关联、彼此感染。
【译文】花枝上有自成一派风流气质的鸟儿,为什么杜陵还要为它吟唱呢?不要惊讶,那两只鸟,一只在上方,一只在下方,它们背对着背却能互相呼应,它们之间的乐趣正相得益彰。
【赏析】这首诗是咏物诗,以咏画中的鸟禽为主,借以表达作者对绘画艺术的赞赏。
首联“花中自是风流品,底事杜陵咏未闲。”起笔不凡,“花中自是”四字总摄全篇。“风流品”指花鸟之美。“自是”,即“自然”,指非人工雕琢而成。“风流”,不仅指花木风韵天然,而且指花木有情致。“底事杜陵咏未闲”,意谓为何杜陵(杜甫号杜陵)还不停地吟咏这些花鸟,难道他不懂得欣赏吗?这一句既肯定了花鸟之美,又反诘了杜陵的不知趣。
次联承“底事”而来,写画中鸟禽,“莫讶”一词承上启下,承接前面杜陵咏花鸟,故说“莫讶”。“莫讶”二字,既点明咏花鸟者不是别人,而是杜陵;又表明杜陵咏花鸟之不厌,说明花鸟之美,令人神往。
三联“莫讶两禽分背立,其间乐意正相关。”写画外鸟禽。两句互文见义,“莫讶”与“分背立”,“其间”与“乐意正相关”均用互文法,将画中与画外的鸟禽联系起来。“莫讶”与“分背立”,都表示画中鸟禽各自由态,互不干扰;“其间”与“乐意正相关”,则表明画外鸟禽虽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的欢乐却相互关联、彼此感染。
此诗从咏画开始,以咏物结束,中间穿插议论,使全诗结构完整严谨。同时,此诗在咏物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