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虎踞势崔嵬,塔影当天空讲台。
树树峰峰似相识,个中曾是品题来。
【注释】
- 题古扇: 古代文人雅士常用诗、词等文字来题画。
- 虎墅:即虎丘,在苏州城西北,相传春秋吴王阖闾葬于此,故称虎丘。
- 清游:指游览山水的情趣。
- 崔嵬 (cuī wéi): 高耸的样子。
- 讲台: 指佛塔,佛塔有如讲经说法之台。
- 树树峰峰: 山中树木和山峰。
- 品题: 鉴赏、评论。
- 赏析: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评论。
【译文】
虎丘山的山峰如同虎踞着一样雄伟险峻,塔影笼罩了天空仿佛讲坛一般。
树木山峰好像都与我相识,那里面曾经是品题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题古扇”为题,将虎丘的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令人如身临其境。虎丘,又称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一句“山塘虎踞势崔嵬”,描写了虎丘的地势险峻雄壮。山塘是苏州城的一条街道,这里用“虎踞”来形容虎丘的地形,形象地表达了虎丘山的险峻之势。
第二句“塔影当天空讲台”,则是以塔影比喻佛塔的高大壮观,仿佛是讲经说法的平台。这里的“讲台”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比喻佛塔的威严和崇高地位。
第三句“树树峰峰似相识”,进一步描绘了虎丘的自然景观。这句诗通过“似相识”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仿佛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树、每一座山峰都与他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句“个中曾是品题来”,则表明了诗人曾经在这里品味过山水之美,领略过自然风光的魅力。这里的“个中”指的是这个地方,也就是虎丘;而“品题”则是对景物进行品味和欣赏的过程。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对虎丘山的描绘,展现了虎丘的自然美景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诗人还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