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两字偈浮休,既解云休更底浮。
输却水岩曾不语,岩常住即水常流。
【注释】
东坡: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偈浮休:佛学语。指“即心即道”的意思。水窦岩:在江西九江市南门外,为庐山七十二名胜之一。
【译文】
苏轼的两首诗都写得很好,既懂云休也懂得底浮。
输却水岩常不语,岩常住就是水常流。
【赏析】
此诗是苏轼游庐山水窦岩所作。苏轼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其诗作多有咏景之作。他不仅善于描绘山水之美,而且能抓住景物特点,写出新意。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如《前赤壁赋》中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些诗句形象地勾勒出了庐山的壮丽景象。
“水窦岩二绝句其一”一诗中,苏轼运用比喻手法,把水、石、洞三者的关系写得惟妙惟肖。“东坡”,即苏轼的别号;“两字偈”,指佛经中的偶语,意为佛教用语;“浮休”、“底浮”两句,意思是说苏轼的两首诗都是很好的诗,既有云休也有底浮。“输却水岩”三句,是说岩石虽不动但水流不息。苏轼以水喻人,以岩石喻物,把人和物都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从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