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生水可通舟,便与乘闲一溯游。
石舫却如迎人告,不因消长作沉浮。

【注释】:

自:从。石舫:石制的船形建筑或桥梁。

消长:增减。指水位的涨落,也比喻人的兴衰成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玉河时,有感而作。

首句“玉河生水可通舟”,点明玉河,即玉带河,为元代京城之河,因两岸有玉河桥而得名。玉河水面宽阔,水流湍急,船只可以畅游其中。

第二句“便与乘闲一溯游”,写游船顺流而下,诗人心情愉快,遂决定溯流而上,泛舟游览。

第三句“石舫却如迎人告”,“石舫”,指的是岸边的石制建筑物,可能是码头、亭子之类的建筑。诗中用“却如”二字,表明诗人对石舫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早已知道玉河旁会有石舫出现。“迎人”二字,则写出了石舫的特点,它像迎接游客一样,让人感觉亲切、温暖。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石头建成的船形容得仿佛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使人觉得它们似乎会说话、会打招呼。

第四句“不因消长作沉浮”,是说石舫不会因为水位的涨落而沉浮不定,也就是说它不会被洪水冲走或被淹没。这既是对石舫坚固耐用特性的赞美,也是对作者所处时代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赞颂。

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在游览中的所见所感,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