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涨水如旧,况是灵源涨益多。
分付林丞善节蓄,莫轻偷泄好恩波。
【注释】
昆明湖:即今昆明湖。
分付林丞善节蓄:嘱咐园林官员善于控制,不要随意放水。
莫轻偷泄好恩波:别轻易地泄露出美好的恩惠。
【译文】
昆明湖的水涨得跟过去一样,何况是灵源寺那边涨的更多。
嘱咐园林官员要善于控制水的流量,不要随意放水。
别轻易地泄露出美好的恩惠。
【赏析】
此诗作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春,诗人随同庄亲王允禄游览北京名园——静明园。诗中描绘了昆明湖的景色和园林官员的职责,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园林管理的重视和对园林美景的欣赏。
首句“昆明湖涨水如旧,况是灵源涨益多”,以昆明湖的水景为背景,描绘了湖面宁静、美丽的景色。昆明湖与北京城相映成趣,湖水清澈见底,湖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而昆明湖作为京城最大的湖泊,其水势也显得格外壮观。尤其是“灵源”一带,更是湖光山色相辉映,美不胜收。
次句“分付林丞善节蓄”,则将笔触转向园林管理方面。昆明湖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园林,如圆明园、畅春园等,都需要精心维护和管理。园林官员的职责就是确保这些园林的美景得以延续,让人们在游赏之余,也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第三句“莫轻偷泄好恩波”,则是对园林官员的提醒。园林管理者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好恩泽,不能随意放水,以免破坏园林的美景。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园林美景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昆明湖景色的描绘和对园林管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园林美景的重视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