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馆洞房绿荫稠,隔溪书屋更清幽。
高人挈杖闲来往,流水行云意不留。
【注释】
①山园:山野中的园圃。佳趣:美好的情趣。
②仙馆:神仙的府第,此处指隐者居住之处或隐居之地。洞房:神仙的卧室。绿荫:浓密的树荫。稠:密集。
③隔溪:隔着一条溪水。书屋:书房。清幽:环境幽静。
④高人:有高才之人,这里指隐士。挈杖:拿着拐杖。闲:闲暇。来往:来回走动。意不留:心情不滞留。
【译文】
仙馆洞房绿荫茂盛,隔溪的书屋更显得清幽。
有高才之人持杖在山水间悠闲地往来,流水行云,他的心情并不停留。
【赏析】
王翚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诗画都为人所称赞,这首《王翚山园佳趣》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仙馆洞房绿荫稠”,以“仙馆”和“洞房”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其中,“绿荫稠”描绘出山园里茂密的树叶,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这种氛围与诗人想要表达的“清幽”相呼应。
次句“隔溪书屋更清幽”中的“隔溪”、“书屋”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特点。其中,“隔溪”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书屋”则展现了他沉浸在学问中的乐趣。这种乐趣与他内心的孤独和寂静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第三句“高人挈杖闲来往”,描绘了一位高人的形象。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隐士或智者,他们常常以杖代步,游山玩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闲来往”则表明这位高人并不急于追求名利或成就,而是以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去欣赏自然之美。这种态度与诗人所追求的隐逸生活相一致,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一句“流水行云意不留”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通过对比来展现隐逸生活的精髓——即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境界。其中,“流水行云”比喻隐士的生活如同水流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意不留”则表示他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不再留恋尘世纷扰。这种境界既符合诗歌所要传达的主题,又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