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幕当年识茂弘,渡江事业赖经营。
济时宜进曹樊辈,乃在贺循与顾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意,并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及关键词分析作答。
“幕府山”是诗题,也是全诗的首句。诗人借写“幕府山”,点出自己的官职和身份。幕府是古代将军、刺史的府署,这里指作者任官的地点,所以用“幕府”来称代。第二句紧承首句“识茂弘”而来,说在当年建立幕府的时候就知道茂弘是个有才能的人。第三四句承接第二四句,进一步写自己任官后的所作所为。前句说:我治理天下的事业,全靠曹、樊等人辅佐,而后句说:他们之中,贺循和顾荣最为杰出。“济时宜进曹、樊辈”一句,是说当世之务,应当推举曹魏征西大将军夏侯渊的儿子夏侯尚,以及曹爽之弟曹肇等为辅;而曹肇又推荐了樊子昭,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曹、樊之争”。而作者却主张,应当推举那些有才德的人。“乃在贺循与顾荣”,意思是:应当推举的贤者,应当包括贺循与顾荣在内。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年我在幕府时就知道茂弘有才能,治理天下的事业,全靠曹、樊等人辅佐,而其中最杰出的人物,则是贺循和顾荣。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明了自己任官后所持的政治态度:他重用人才,重视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任人唯亲。
“建幕当年识茂弘”一句,是说自己在任官之初就认识到了茂弘的才干。“识”在这里是“知道”的意思,“茂弘”就是下文所说的“茂弘长史”。茂弘长史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手下的一名谋士,他在隆中对刘备献策,使刘备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建安十九年,刘备从刘璋处夺下益州后,任命法正为益州牧,派法正去请茂弘长史入蜀。当时,刘备身边没有谋士,法正便把茂弘长史找来了。茂弘长史到成都后,被刘备亲自接见,并留他在身边共商国事。因此可以说,在建安初年,刘备还非常器重茂弘长史。
【答案】
幕府
建幕当年识茂弘,渡江事业赖经营。
济时宜进曹樊辈,乃在贺循与顾荣。
译文:
当年我在幕府时就知道茂弘很有才干。治理天下的事业,全靠曹、樊等人辅佐。其中最杰出的人物,
则是贺循和顾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重用人才的思想。建安十六年(211),刘备率众兵由荆州入蜀,先主驻于白水(在今四川广安市北)
,遣法正往迎刘备的长史严颜。严颜字幼安,犍为武阳人,以忠勇著称。刘备入川时,严颜自守巴郡太守,拒
拒降于刘备的军队,后归附刘备,拜为巴西太守,封都亭侯。严颜随刘备进入蜀地,因有功被封为裨将军。此诗
即为严颜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