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概曾传顾辟疆,后来任宅亦颓荒。
惟应豪放千秋述,仿佛其人道姓王。
【注释】
①辟疆:指东晋顾辟疆,曾任吴兴太守。
②颓荒:衰败荒芜。
③道姓王:即王献之,字子安,晋朝书法家,有《兰亭集序》。
【赏析】
《杂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十二首,写于天宝五载(746)冬至天宝六载(747)春之间,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也是他“三大颂”中的第一篇,故又称为“三绝句”。此诗为其中之一,写的是吴地的故迹。诗的前四句写吴下胜景,后四句写顾家衰落、王氏崛起,并借以抒发感慨。
开头两句“胜概曾传顾辟疆,后来任宅亦颓荒”,点明了顾辟疆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他的住宅也曾经非常豪华。但是如今,这曾经辉煌的胜况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片破败的景象。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感到惋惜和失落。
接着两句“惟应豪放千秋述,仿佛其人道姓王”,则是对顾家的衰落以及王氏的崛起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和描绘。他认为只有像王献之这样豪放的性格才能够流传千古,并且还提到了“道姓王”这一说法。
整首诗通过对吴下故迹的描写和对顾家衰败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