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亭子陈家句,津逮都因张季鹰。
四柱中曾人几阅,莼鲈得味几人曾。
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其三鲈乡亭
林家亭子陈家句,津逮都因张季鹰。
四柱中曾人几阅,莼鲈得味几人曾。
这首诗是弘历创作的《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中的第三篇,描绘的是苏州的一处景点——鲈乡亭。诗中通过对这个景点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深刻感悟和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解析:
- 林家亭子陈家句:描述了林家亭子与陈家桥的诗句。这可能指的是当地有名的文人墨客曾经留下的诗句或者故事,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 津逮都因张季鹰:这里的“张季鹰”是指三国时期的名士张翰,他因为思念家乡的美味鲈鱼而放弃官职回到故乡。这里可能隐喻了鲈乡亭因其美食而闻名的历史背景。
- 四柱中曾人几阅:这里的“四柱”可能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房屋的四根柱子,象征着稳固和基础。而“人几阅”则意味着人们多次来游览,显示出这个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莼鲈得味几人曾:这是整首诗的核心,表达了鲈乡亭的特色在于提供美味的莼菜和鲈鱼。这里的“得味”指的是滋味鲜美,而“几人曾”则表示这种美味是很多人体验过的,体现了鲈乡亭的美食文化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苏州传统文化的赞美和传承,也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和文化遗迹的深切情感。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