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语同开入洛船,思吴返棹那俄延。
只今朗咏黄花句,也占风流五百年。
注释:琴音与开船的声音一样,张翰思念吴地,但返棹时却迟疑不决。现在他朗颂黄花的诗句,也占尽了风流五百年。
赏析:张翰,字子高,晋代人,曾为尚书郎、中书令等职。他在洛阳的时候,看到吴地的风景,十分想念故乡,于是写了一首《思吴歌》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琴语同开入洛船,思吴返棹那俄延。
只今朗咏黄花句,也占风流五百年。
注释:琴声和开船声一样,张翰思念吴地,但返棹时却迟疑不决。现在他朗颂黄花的诗句,也占尽了风流五百年。
赏析:这首诗是张翰的第二首《思吴歌》,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人以“琴语”开篇,将琴声与开船声融为一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离别吴地的情景。接着,诗人又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返棹时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在赞美吴地的同时,也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琴声、船声、思乡之情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因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