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垂虹影讵拖绅,何处空明可着尘。
若道湖光宛是镜,阿谁不是镜中人。
【注释】
匪:不;垂虹:彩虹;讵:岂;拖绅:拖长,形容其长;着尘:沾污;宛:好像;阿谁:何人;不是:不是。
【译文】
难道彩虹的影子岂能拖长,那空明的湖面哪里可有尘埃?
若说湖水光色宛似镜子,那谁又不是水中人的倒影。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湖州刺史时。全诗以湖光为景,以镜喻湖,以人入湖,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与对人生哲理的省思巧妙融合在一起。首句“非垂虹影讵拖绅”,运用比喻手法,把彩虹的影子比作长长的丝带,用拖绅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彩虹映照在湖中的景色,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二句“何处空明可着尘”,诗人感叹湖面空明,清澈见底,难以沾染尘世之物。三、四句“若道湖光宛是镜,阿谁不是镜中人。”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湖光美景的喜爱之情。他以镜喻湖,认为湖水就像一面镜子,而自己又何尝不是这面镜子中的倒影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反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