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
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
繁露台:指董仲舒在天人感应学说方面的著作为《春秋繁露》,后人多以此为传。
台城(今江苏南京)内相传有董子着《春秋繁露》处,后人因筑。
注释:《春秋繁露》是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所著的哲学和历史著作,主要阐述了他的天人感应理论。
赏析:诗中“繁露台”指的是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这是一部关于宇宙生成、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作品。诗人通过“繁露台德州城内”、“那更高台演繁露”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董仲舒著作的流传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赞扬。
第二联:“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
注释:“天人三策”是指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天地的变化。而这里的“贤良”是指那些有才能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贤人的赞赏之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重视和尊重,认为他们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重视,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第三联:“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
注释:“更高台演繁露”是指将《春秋繁露》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播,而“转思董子失之详”则是说诗人思考董仲舒的理论是否有过于繁琐的地方,可能影响了他对事物的本质把握。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董仲舒思想的看法,认为他的思想虽然具有深厚的内涵,但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诗人通过对董仲舒思想的批判,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