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北冰融渐泛澌,衡阳候鸟已先知。
舍人七字真清俊,回雁高飞太液池。

闻雁二首 其一

渚北冰融渐泛澌,衡阳候鸟已先知。

舍人七字真清俊,回雁高飞太液池。

注释:

渚北:水中的沙洲,渚北指水边的沙洲。冰融:冰块融化,冰融渐泛澌,指冰块开始融化,水面开始泛起波纹。衡阳:衡阳郡,今湖南、衡阳一带,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之一。先知:知道即将到来的春天。舍人:此处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舍人的七字真清俊,表示这七个字非常清新、优雅。回雁:指大雁返回巢穴,比喻有志之士归隐田园。太液池:古代帝王的园林池塘,这里用来形容大雁飞翔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候鸟在春天到来时,逐渐从北方飞往南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渚北冰融渐泛澌”,描绘了冰封的湖泊逐渐融化,波纹荡漾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颔联“衡阳候鸟已先知”,则通过候鸟对春天的到来有着敏锐的感觉,进一步衬托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舍人七字真清俊”,以古代官员的称呼为引子,赞美了那七个字清新、优雅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尾联“回雁高飞太液池”,则运用了典故,将大雁比作有志之士,他们回到故乡的巢穴,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候鸟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闻雁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候鸟迁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春天的热爱。首句“渚北冰融渐泛澌”描绘了冰封的湖泊逐渐融化,波纹荡漾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颔联“衡阳候鸟已先知”则通过候鸟对春天的到来有着敏锐的感觉,进一步衬托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舍人七字真清俊”以古代官员的称呼为引子,赞美了那七个字清新、优雅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尾联“回雁高飞太液池”则运用了典故,将大雁比作有志之士,他们回到故乡的巢穴,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候鸟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