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扁舟竹里村,春深流水到柴门。
洒然信可澄人意,题句谁能作绮言。

管道升竹溪揽胜图

竹溪揽胜图,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春天的景色和人的心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溪上扁舟竹里村,春深流水到柴门。

“溪上扁舟竹里村”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溪水潺潺,扁舟轻摇,竹影婆娑,村舍掩映其中。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竹里村”则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

“春深流水到柴门”,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溪水的潺潺声。这里的“柴门”是指简陋的农家小院,象征着质朴无华的生活态度。当春水悠悠地流进柴门时,似乎也在诉说着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洒然信可澄人意,题句谁能作绮言。

“洒然信可澄人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在这里,“洒然”意味着悠然自得、心情舒畅;而“澄人意”则是指清澈透明、引人深思的意境。诗人认为,只有置身于这样的自然景色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种感悟不仅是对美景的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洗礼。

“题句谁能作绮言”则是一种谦逊的表达方式。诗人通过这句话来谦虚地承认自己无法写出华丽的词藻来描绘美丽的风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有所保留或贬低。相反,这恰恰表明了他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深敬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言故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